【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小黄侗寨:岁月的歌声唱响世界

发稿时间:2017-09-19 09:46:00 来源: 央广网

  小黄村,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一个美丽的侗寨,是远近闻名的“侗歌窝”。全村740多户3000多人,一条小溪穿寨而过,四周青山环抱,吊脚木楼依山傍水,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交融,是被国家文化部首批命名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之乡”,同时还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歌之乡”。

  小黄村演绎最炫民族风

  还未走进小黄村,耳边就传来悠扬欢快的芦笙乐。一眼望去,在一座充满侗族风情的风雨桥头上,男人们吹着芦笙,女人们则在蓝、黑相间的服饰里,踏着芦笙乐的节奏缓缓起舞,和着侗族大歌,似清泉般流淌,清脆而自然。

  一曲拦路歌,一碗拦路酒,小黄村侗家人早早侯在风雨桥头,用这种热闹的传统礼仪迎接采访团的到来。

  村子鼓楼前的广场上,也早已站好了几百人的歌队,一个个侗家儿女皆身着华丽的侗族服饰等待我们的到来。队伍最前排是一群几岁至十几岁不等的儿童。演出前的孩子们少有平时的淘气,而是肃穆地等着节目的开场,显得自信且淡定。

  “在我们小黄村,孩子会说话就会唱侗歌。”75岁的国家级侗族大歌传承人潘萨银花告诉记者,侗族村寨里的男女老少,人人都爱唱侗族大歌,牙牙学语的孩童从小就在侗族大歌声中长大。

  侗族的歌就是生活的歌,侗族大歌的主要题材就是描绘美好生活和模仿大自然蝉鸣鸟叫、风声流水。在小黄村也是处处有歌,事事用歌----喜庆节日,以歌相贺;男女相恋,以歌为媒;生产生活,以歌传言。

  好听好看的歌舞一场接一场,除了最经典的侗族大歌,侗家人还表演了女声“蝉之声”,男声“四季劳动歌”,青年男女谈情的“行歌坐月”。他们的歌声翻飞腾越,变幻繁复,时而高亢宽广,时而低沉悠扬,不时模拟鸟叫蝉鸣、江河奔流、山谷回响的声音,阵阵天籁之声环绕小黄侗寨上空,仿佛要用音乐搭建起一座流光溢彩的宝塔。

  不知道怎么来描述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此时,你不会想到可能他们结束了演出还要去做家务农活。他们也没有受过任何专业的音乐培训,仿佛他们就是为唱歌而生,为音乐而活的。那些曼妙的歌声在他们口中是那样地轻松唱出,整齐划一,高低和旋,没有指挥,没有领唱,靠的是默契与内心的共鸣,或许他们遗传了共同的民族记忆和文化基因。这也难怪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侗族大歌征服全世界时,谁也不相信,这些歌手竟然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民间歌手。

  “虽然也走过很多少数民族村寨,其中不乏能歌善舞的民族,但就整体艺术水准而言,侗族大歌绝对是无法超越的。”记者们听得如醉如痴,中国网记者房小棋感慨万千,“听侗族大歌如同品尝天籁盛宴,你甚至会忘了这是一个遥远的村寨,而是一座音乐殿堂。”

  侗族大歌作为化石级古曲,经无数代人传承和演唱到了现代,真的可以称之为登峰造极。如今村民们的歌不仅仅是在村里、乡里、县里唱,也早已唱响中国,唱响世界。无论是在国家级还是世界级的演出殿堂,他们都会得到雷鸣般的掌声。他们是表演者,也享受着音乐带给他们的尊重。

  农民专业合作社唱响侗家欢歌

  歌声是他们对于生活热爱的表达,也是这个民族整体智慧的体现,歌是岁月,岁月也是歌。侗歌是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内容,传承的根本出路是发展。

  种类繁多的侗歌营造了一个小黄侗人交流的圈子。“基本上农闲时,村里每晚上都会唱歌,同龄人十几人组成一个歌班,男歌班会去找女歌班对歌。”7岁开始便跟随潘萨银花学唱歌的吴荣德意识到,海内外游客慕名纷至沓来,应该把村民更紧密地组织起来,把侗族的“能歌善舞”变成大家致富的法宝。

  吴荣德的想法立刻得到了从江县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办公室的积极响应。为进一步唱响“侗族大歌”这一民族文化品牌,做强做大旅游产业,文产办还专门拨付了30万元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 “侗族大歌”专业合作社,并协助合作社制定了章程、制度及工作目标。

  2015年11月29日,小黄村侗族大歌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这也是侗族大歌遗产地第一次创办旅游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设在小黄侗歌堂里,采取“农户+合作社+公司”的经营管理体制,与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实行多产业融合发展。合作社一方面承接风情表演、侗歌传承、对外教歌、外出表演等;另一方面,社员或民族工艺师傅们可以在合作社里统一制作民族乐器、民族服饰、民族刺绣、草鞋、民族工艺品,并有专门的经理与客户商谈,保证民族特色工艺品的销路。

  “侗族歌声的世代传唱就是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合作社还创办了研习基地,定期组织研讨培训。”吴荣德希望把村民留在故乡,共同坚守这笔惊艳着岁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表演歌舞剧将自己民族的文化成体系地传播出去。“只有通过集体的力量,才真正有可能将侗族的文化根基一直传承下去。”(记者方永磊 方婧)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