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石桥造纸有1500年保质期 逾千年造纸术“活”在当代贵州

发稿时间:2017-09-19 17:06:00 来源: 当代先锋网

  “物象精华,乾坤微妙,古传今而华达夷,使后起含生……”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这样记载下千百年前手工业生产的秘诀。而今,在中国西南的贵州群山深处,一项造纸技艺竟与千年前技艺相契合。

  9月18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走进黔东南州丹寨县,在这里,石桥古法造纸“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大山深处的传统技艺从遗产变为资源,让丹寨“大美非遗”之名逐渐走向全国、闻名世界。

  黔东南州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坐落在深山中的谷地上。坐南向北,清水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南皋河呈S型绕寨脚流过。

  此间有一天然石桥,洞中有暗河,自古就有匠人在洞口建坊造纸,民国后期就达10余家。

  经检测,洞中流出水质含弱碱性,造出的纸保存年限长达1500年。

  据考证,石桥古法在造纸工艺具有唐代造纸艺术风格,是石桥苗族先民借鉴汉民族的造纸技术,利用当地丰富构皮、杉根和清澈的河水为原料制作的。

  石桥古法造纸作坊生产白皮纸和彩色皮纸两种,其生产工艺流程,与明朝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记载的图解基本一致。

  造纸工人张光贵告诉记者,做纸原浆里有猕猴桃汁、仙人掌汁、构皮麻等。从原料加工到做成纸张要经过10多道工序,全手工完成。一张纸,从原料采集加工到做成成品,需要花费一个多月左右的时间。

  “以前看着老人们抄纸,觉得很稀奇。”张光贵十多岁时就跟着父亲、爷爷学习怎么造纸。所谓抄纸,即是使用抬帘放入纸浆中,反复抄浪数次,均匀后起帘,将湿纸放到垛架上。如今,已抄纸二十余年的他,每天可以抄150至200张纸。

  古法造纸技艺仅凭师傅的言传身教世代相传,一般要3—10年才能熟练掌握。“每张纸大概30克左右,偏差都不会太大,全凭手上感觉。”由于石桥古法造纸全凭原始手工操作,工艺细腻、纸质优良,具有柔韧性、光泽度好,吸水性强等特点。

  2006年,丹寨石桥古法造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这项“非遗”更为丹寨的旅游资源增添了文化印记。如今,石桥村的文化旅游吸引来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体验。从遗产变为资源,在石桥,传统不只是历史的遗留物,更转化成为地方文化复兴的经济基础。(记者 韦一茜 周雅萌)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