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网媒踏上黔贵大地,展现贵州最美“非遗”

发稿时间:2017-09-20 11:19:00 来源: 网络传播杂志

  走进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村寨、感受名扬于世的“侗族大歌”、揭开蜡染的神秘面纱、聆听苗家姑娘衣衫上的银饰叮铃作响……中央及地方30多家媒体在贵州黔东南州、黔南州,通过全媒体、全终端、全覆盖的报道形式,在互联网平台充分展现“非遗”之美。

  推动弘扬,加强“非遗”宣传展示

  近距离接触各地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亲身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生状态和脉络根源,机会十分难得。光明网提前召开协调会,将通过短视频、图文、英文等方式进行特色报道;中国网的房小棋在活动之前就开始准备贵州地理、气候、人文、历史以及“非遗”相关资料;新华网的卢志佳出发前把采访需要用到的相机、手持云台、电脑、无人机等设备检查了好几遍,确保万无一失……

  如何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创新报道,也是编辑记者思考的问题。中国手艺网的冷昊阳将报道重点放在“非遗”的现状及保护措施上;中国青年网的张潼希望摘取让人过目难忘的“非遗”项目展示给网民;动静App的成静娴将视角放在传承人上,希望挖掘他们如何坚守传承的故事……

  “‘非遗’遇上互联网,将产生巨大的传播效应,使古老的‘非遗’项目获得空前的关注度和发展契机,这种传播方式也更符合传播规律。”光明网的王恩慧说。

  创新报道,网言网语传播非遗

  在贵州,编辑记者通过图文报道、网络直播、短视频、全景VR展示、H5作品、无人机航拍等报道形式,实地走访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用网言网语传播“非遗”、传承“非遗”。

  活动前,网媒相继推出“非遗”宣传片及H5作品造势,使其迅速在网上形成传播热潮。《这些烙印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符号》宣传片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的大美大善大爱,震撼人心;当代先锋网的H5作品《30多家媒体打CALL贵州非遗》,生动活泼地解答了贵州“非遗”有多吸引人、有多精彩,让网友身临其境。

  活动中,短视频、无人机航拍作品精彩纷呈,更立体更直观的报道方式让新闻作品有更强的真实性和说服力。新华炫闻的《非遗故乡肇兴侗寨航拍》全景式展示肇兴侗寨的恢弘和美丽;人民网的《“非遗周末聚”活动周周不间断》短视频现场展示特色美食及“非遗”技艺。人民网的董子龙说,不论是歌舞还是刺绣、蜡染、造纸等工艺,在网络时代,视频比图文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用功创作,打造一批精品佳作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彝族、土家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每个民族因不同的历史原因形成了各具鲜明特点的民族习俗,构成了贵州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媒编辑记者走进黎平、从江、三都、丹寨,一探多彩贵州这片土地上“非遗”传承人务实进取、兢兢业业的匠人精神以及“非遗”传承的魅力。

  “侗族大歌”是当今世界上十分罕见的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民间合唱音乐,有着“天籁之音”“擦过古梦边缘的旋律”的美称。在央视网的王佳勇的笔下,我们得知小黄侗寨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发源地之一。小黄侗寨不仅人人会唱歌也爱唱歌,村中正式的歌队有20多支,成员有1000余人。

  北青网的张琳对“侗族大歌”的传承性和传播性的感受最为深刻。她说,在从江县小黄村,上至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四岁的孩童,都能很好地演唱“侗族大歌”,可见“侗族大歌”是真正的以歌养心,以歌传承,更是侗族文化最形象的体现。

  国际在线的黄蓉采访到了蓝靛靛染传承人陆勇妹,当得知这个“85后”经营一家以蓝靛靛染和侗族服饰为主的合作社和公司、让“非遗”更好地被传承和传播后,她深深被传承人的信念精神所感染:“我们的‘非遗’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传播到世界上去。”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是中国著名的古法造纸之乡。贵报传媒全媒体的赵相康在报道中全力推介着故乡的“最牛绝活”:石桥村主要生产白皮纸和彩色皮纸,特别是彩色手工纸在全国绝无仅有。

  在夜幕星空下欣赏侗族音画歌舞《醉美肇兴》、近距离接触被称为刺绣“活化石”的水族马尾绣、与“非遗”传承人一起进行古法造纸技艺的体验……采访团一路实地采访、亲身体验,用心记录、用功创作,打造出一批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精品佳作。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