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延续非遗文脉守望精神家园

发稿时间:2017-09-21 13:5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因为它有着气吞山河的恢宏气度和浩瀚无边的广博胸怀。这种气度是植根于这片广袤土地上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创造力源泉。近日,由中央网信办和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正式启动。9月18日,活动走进山西。

  三晋大地,人杰地灵。山西地处黄河流域中部,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北抵绵绵长城脚下,有着“表里山河”的美称。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山西拥有着门类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更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大省”。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57项,保护单位168个,位列全国第三;省级403项、保护单位723个;市级1534项,县级4010项。

  指尖上的山西,匠心里的中国。药膳八珍汤作为山西太原本地“长生汤”,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门秘方不胫而走流传民间380年;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由始创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的“美和居”醯坊发展而来,是山西老陈醋的原创者,600多年传统的酿制技艺被国务院文化部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四大漆器之一的平遥推光漆器,更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以独特手法推光而著称天下。

  “非遗”保护传承,需要资金投入。以文化生态空间的整体性保护为例,其涉及古村风貌、古建筑保护等方面,需要巨大资金支持。自2006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山西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已达2.55亿元。在山西,省、市政府将非遗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省政府、各市和89个县(市、区)都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其余县(市、区)列入工作议程。

  “非遗”传承发展,人才最为关键。就现实而言,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后人更好地传承下去,显得十分重要。而人才的匮乏,也已经成为了影响非遗传承的重要因素。在文化部和教育部的支持下,山西省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各市、县共举办非遗培训550多次,参训人员2万余人。通过这些培训,极大地提高了非遗传承人群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

  近年来,山西注重将振兴传统工艺和扶贫工作相结合。2016年,在各部门支持下,山河醋业有限公司在国家级贫困县和顺县投资1.2亿,建设年产值1亿的手工老陈醋园区,既传承了有400年历史的“德盛昌”老陈醋古法酿制技艺,又通过扶持农户种植和提供就业岗位,直接带动周边10个乡镇的经济发展。在创新中保护和传承,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能够激发民众传承非遗热情,更有生命力。

  乡村文化作为蕴含深刻社会变迁意味与人文价值的文化资源,是中国悠久的农业社会的历史记忆的构成部分,也是当前文化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古村落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2015年,山西首创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在文化原生地因地制宜保护、研究、宣传、传承和综合利用乡村优秀文化遗产,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代表过去,更属于现在与未来,已经成为了蕴藏民族精神的符号基因。此次“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就有助于借助网络元素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用镜头、用笔墨、用声音来延续非遗文脉、守望精神家园。(杨飞)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