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福建泉州:薪火相传 推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
发稿时间:2017-09-22 17:08:00 来源: 新华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社会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福建泉州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以“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而闻名。
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南音曲簿手抄本
泉州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不仅有保存完好、星罗棋布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宝贵珍稀和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市积极开展非遗普查认证,鼓励开展非遗申报工作,全市已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拥有县级以上代表性项目434项,其中包括国家级代表性项目34项、省级代表性项目89项、市级代表性项目224项。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主申报的南音、联合申报的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两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泉州主申报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泉州主申报的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项目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泉州花灯
泉州积极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和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泉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闽南文化保护和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近年来,泉州市加大要素保障,构建保护机制,按照“以点带面、点面互动、带动社会、培植生态”的工作思路,推进保护区建设。
2010年5月,泉州市政府发布了《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2015年,发布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泉州市实施方案》;2016年,泉州市政府又公布了《泉州市21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保护专项规划》,一系列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政策为非遗整体性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此外,泉州还成立了专家委员会,设立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中心,调动社会各层面力量参与闽南文化保护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合力。
据泉州市艺术馆馆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郭飞跃介绍,艺术馆长期以来重视开展非遗的搜集、整理、研究、保护工作,一方面组织开展“非遗”项目的普查,征集“非遗”项目发展史料和实物,积极推进对非遗的研究;另一方面开展“非遗”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举办“非遗”工作培训、讲座,组织参加非遗展演、展览等活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促进“非遗”项目的推广。
2005年,泉州启动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心数据库,至今已投入资金近300万元,已建数字资源总量达13TB。文献类型涵盖图书、期刊、报纸、音视频、图片等。建成泉州非遗数据库等近10个专门数据库,并可供网民查询。2013年还启动了南音记录工程,将把视为南音“教科书”的65套“指”、“谱”和1000首优秀的“曲”录制成DVD,抢救与记录濒于消亡的曲目,并建立泉州南音记录档案馆,进行专项保存。
与此同时,泉州大力推动闽南文化进校园。2009年出版《泉州南音教程》作为中小学学生的南音学习教材。已有南少林五祖拳、拍胸舞等10多项重点非遗项目进入到中小学课堂。连续27年举办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赛。以泉州艺校、泉州师院等高校为传承人培养基地,开设闽南文化专业教育,泉州艺校至今已输送专业人才1000多名。泉州师院于2011年设立泉州南音学院,开创院校设立本科层次南音专业先例,2013年开始培养南音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又在德化陶瓷学院、安溪茶学院等高职院校设立非遗专业。同时,利用传统文化节日,举办各种民俗活动,营造闽南文化传习、推广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泉州市采取多渠道措施,复苏闽南民俗、弘扬闽南文化,培育有利于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的环境。2013年,举办了世界闽南文化节;2014-2017年,结合“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活动,以闽南文化为核心开展了系列展示、交流活动。市政府还连续举办元宵泉州灯会(25届)、国际南音大会唱(11届)、国际木偶节(4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7届)、闽南文化节(4届)、泉澎乞龟民俗文化活动(7届)、闽台对渡文化节(11届)、国办剧团戏剧会演(32届)、威远楼民间戏剧节(28届)等既有对台对外文化交流性质,又覆盖全市范围的文化活动,扩大闽南文化影响,同时积极“走出去”,到6大洲33个国家、地区举办文化周(展)等文化交流活动。
此外,泉州充分发挥文化遗产资源大市的优势,合理开发利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工艺美术产业、演艺娱乐、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发展。如在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方面,主要包括陶瓷、石雕、木雕、藤铁竹编非遗项目,有企业2000余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年实现产值160多亿元。
泉州艺术学校南音专业学生在进行表演。
泉州南音:中国民族音乐的“活化石”
泉州南音,起源于晋、唐时期,又称“南乐”“南管”“弦管”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泉州南音的乐器,主要的有横抱曲颈琵琶、十目九节洞箫、以及二弦、三弦、拍板等十多种,其演奏形式,还保留着汉代相和歌“执节者歌”的表演形式。
“泉州南音传衍千年仍然生机勃勃,传播广泛,深受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喜爱。”泉州南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泉州南音乐府舍长夏永西说。
据了解,弦管曲谱用“乂工六思一”五个简明表音汉字记音,对应宫商角徵羽五音,填入曲词,配上琵琶指法和撩拍符号而自成体系,至今仍保存三千多首。音乐分为器乐曲、套曲和清唱曲三大部分,常简称为“指”“谱”“曲”,保留了许多古调名、古牌名、古语古音,蕴涵着晋清商乐、唐宋大曲、燕乐、佛曲以及宋元南戏音乐等的遗绪遗韵。
泉州南音福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泉州南音乐团副团长李白燕介绍,南音已进入中小学课堂,有些南音特长的学生在“小升初”入学考试中会有相应的加分。此外,“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已经举办了11届,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赛举办了27届,都好评如潮。
泉州提线木偶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三千悬丝闪耀东方智慧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同时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是我国不间断传承史最长,文化积淀、艺术积累最为丰厚的傀儡戏种,也是我国悬丝傀儡艺术的珍稀范本和不争代表。2002年,被联合国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2006年,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实现了我国在此项目零的突破。
泉州提线木偶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飞鸿介绍,传统提线木偶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和勾牌组成,高约两尺。偶头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内设机关,五官表情丰富;竹制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舞枪弄棒,笔走龙蛇,把盏挥扇,妙趣横生;脚分赤、靴、旦三种;勾牌与关节间有长约3尺的提线,多的可达20余条,现代木偶舞台演出区域扩展,提线可达6尺,与我国多数传统木偶戏相比,技巧表演难度更高。
“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制作
木偶头雕刻:喜怒哀乐间展现工匠精神
木偶头(傀儡头)是木偶艺术的角色头部造型。泉州木偶头雕刻源自木偶神像雕刻,是深受世人喜爱的民间艺术品。泉州历史上曾出现不少无名氏雕刻能手,江加走是20世纪中叶一位裕后光前的雕刻艺术大师。江加走,字长清(1871—1954年),泉州市丰泽区清源街道花园头村人,父亲是雕刻粉彩木偶头像的民间艺人,江加走为第二代传人,11岁开始随父学艺,15岁就学会很多雕刻手艺,18岁父亲病逝后继承父业,终生从事木偶头雕刻,把父亲传授的50多种木偶头像和一种“平髻”的梳头方式,继承发展创作出了285种不同性格的木偶头像,其中250种都有称谓,新编梳十余种不同式样的头髻和发辫,雕刻和粉彩的木偶头像过万余件之多。
泉州木偶头雕刻形象逼真,刻工精制,性格突出,脸谱结构严谨,粉彩鲜明,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江加走的木偶头雕刻态度严谨认真,他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敏锐观察力和研究,总结出脸谱的美、丑、忠、奸、贤、愚,表情的喜、怒、哀、乐,都在五形三骨上发生复杂变化,并依据对面部骨骼和肌肉结构的理解,再加以概括、夸张和变形,把不会动的“死”木偶头像变成会动的“活”木偶头,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江加走的木偶头是雕刻和粉彩的极好结合,细微的画笔与优秀的刻工,洗练的刀法与精湛的技艺,都堪称一绝。其木偶头雕刻的艺术特征:一是造型优美,形象丰富,结构严谨,精雕细刻;二是颜色调和,纹彩美观,装饰意趣,扮相生动;三是构造精巧,五官活动,丰富表演,妙趣横生。新中国成立后,江加走制作的木偶头像,随着泉州木偶实验剧团到罗马尼亚参加国际木偶节而传到国外,江加走因而被国际友人称为"木偶之父"。
泉州德化瓷
德化瓷烧制技艺:“中国白”在传承中创新
泉州市德化县是我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中国十大主要陶瓷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和经济发展最快的陶瓷产区。德化陶瓷制作生产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德化瓷雕塑始于宋代至今从未间断,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一种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一种是将泥塑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干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而后放入窑中在一千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
德化瓷塑是民窑瓷塑的杰出代表,其创作不受官窑繁琐拘谨的羁绊,取材广泛,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胎釉坚固致密,其产品器型丰富,集实用、装饰、观赏于一体,具有民间陶瓷艺术的芬芳。在明代,何朝宗利用当地优质的高岭土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中国白”“东方艺术珍宝”,享有世界艺术瑰宝的崇高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瓷业获得新生,德化瓷雕与建白瓷、高白瓷一道被誉为现代中国瓷坛的“三朵金花”。瓷雕塑新秀辈出,他们继承前人的优秀技法和何派的风格,并不断创新发展,使德化瓷雕塑艺术世代相传,绵延兴盛。
自宋代以来,德化瓷雕塑一直是我国对外的重要输出品,与丝、茶并誉于世界,在国际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外销,对制瓷技术在国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推动了各个历史时期窑业技术的科技进步。
目前,德化瓷塑在故宫博物院、南京、上海、广州博物馆,英国、法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各大博物馆都有珍藏,且为镇馆之宝。它对于研究、了解、弘扬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烧成技术、坯釉配方已成为国内外专业人士潜心研究、仿效的课题,它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仍垂范后人,成为竞相追求的目标。(邢贺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