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住在侗歌里:出生、相爱、成长、老去
发稿时间:2017-12-02 14:44:00 来源: 当代先锋网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周雅萌
从江县小黄村千人侗族大歌演唱。(图片来源:贵州图片库)
侗族人民将音乐融入血液,用歌声表达情感,在千百年的传承中让美妙曲调世代流淌在人间。
早在1986年,侗族大歌就已唱响法国巴黎。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从江县小黄村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侗”声涤荡 浸入生活中的文化之髓
据《古歌》记载,侗族是从东南沿海沿江溯流而上到内地的古越人的后裔。迁徙途中,他们一路散居在贵州、广西、湖南、湖北四省区交界的地方。至今,三百万侗族人民仍然集中分布在四省(区)相毗邻的地区,其中以贵州居多,占人口总数的55%。
生活在黔中大地上的侗族人民,他们的灵魂,似乎都被那迷一样的歌声重新塑造过,在他们的文化和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细节都是由歌声决定的。
小黄村侗族孩子唱侗族大歌 (图片来源:贵州图片库)
侗乡的孩子,从三四岁起就开始学歌;侗族青年男女交往,也是以歌传情,他们在歌声中寻觅配偶,寻求幸福,不会唱歌,就意味着他们将难以找到伴侣;村寨间的交往,以歌为主要传媒,甚至两口子吵架,闹得不可开交,到鼓楼听听歌师唱歌,回到家气就散了,心气平和了,两人便和好如初。
从江县小黄村村民、青年侗歌歌者潘婢姐
“‘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我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90后青年侗歌歌者潘婢姐坦言,小黄村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以歌为乐,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用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
日常生活中,人们上山劳作时唱歌,说媒时唱歌,接送客人时唱,庆祝丰收时唱,祭祀时唱,在丧葬礼仪中也唱。侗家人认为,除了唱出来的歌,去世的亲人听不懂任何语言。
在侗族村寨,流传这样一句话,“汉人有文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可见,侗歌早已浸入当地人的生活中,成为无时无刻都在使用的精神之骨、文化之髓。
“侗”情歌唱 在音乐中寻精神之魂
歌声是侗族人民的“魂”。他们通过音乐来表达对生活的美好希冀,让其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表述更为深刻、动人。
侗歌之美,美在“高低相间”“有无相通”。无指挥、无伴奏的侗族大歌跟普通的音乐形式不同,它“一领众和”,为高低音多声部合唱,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其曲调自然、和谐,和声浑然天成,歌声深情婉转,宛如天籁。这样独特的演唱方式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
侗族少女合唱大歌(图片来源:贵州图片库)
“走进山间闻不到鸟儿鸣,只有蝉儿在哭娘亲……”《蝉之歌》模仿模拟出鸟叫鲜鸣、流水滨滨,听着这合声,好像打开了大自然的音响。
侗族大歌自然和谐、深沉高亢、广阔无穷、婉转起伏、清新甜美。有虫鸣鸟叫、高山流水、江河之声、山谷回响、风雨林涛之声势,因而有“天籁之音”的美誉。
在巴黎秋季艺术节上年,执行主席约瑟芬·马尔格维茨观看侗族大歌的演出后连声赞叹:“好极了,美极了,少数民族能创造和流行这样古老纯正、如此闪光的艺术,在世界实为罕见!”
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可以说,侗族大歌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更是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凝聚、传承。
“侗”声传承 新形式展示侗歌之美
侗族人没有文字,没有乐谱,民歌历来都是由歌师口传心授,世代流传,经过漫长文化的积淀洗礼,保存千年。但文化的传承除了延续传统方式的传递,还要与现代元素接轨。
电影《侗族大歌》海报
11月17日,由贵州籍本土导演丑丑执导的电影《侗族大歌》在全国院线上映。除了讲述一个跨越60年的爱情故事外,该片还首次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搬上银幕。
“通过电影的形式向世界传递好我们贵州的民族文化,是我终身的追求。”丑丑表示,走出大山去北京学习电影,就是想通过电影把藏在贵州大山深处千百年的爱和感动带出大山,呈现在电影大银幕上,让更多人能真正了解贵州、喜欢贵州。
为将侗族大歌搬上大银幕,《侗族大歌》剧组花5年时间采集了1000多首侗歌,走访了40多位歌师。最终,剧组选取了24首最具代表性和国际传播力的侗歌串联剧情,使荡气回肠的侗族音乐精华与整部影片相融相契。
观众在看完电影后表示:“云南有《阿诗玛》,广西有《刘三姐》,以后我也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贵州有《侗族大歌》,感谢你们拍摄的这部电影,让更多人知道贵州!”
侗族大歌是流淌千年的天籁之音,是侗族人民精神内核的集中体现,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绚丽瑰宝。我们应将其保护好、发展好、传承好,让侗族大歌这颗灿烂文化“明珠”历久弥新、闪闪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