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山西非遗
发稿时间:2017-12-27 14:02:00 来源: 山西日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主体内容,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是蕴藏民族精神的符号基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山西是文化大省,非遗资源众多。《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建设省域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山西省加速文化发展和非遗保护事业的重大机遇。山西省首创的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在文化原生地因地制宜保护、研究、宣传、传承和综合利用乡村优秀文化遗产,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继往开来,山西非遗保护事业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期,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互联网+非遗,无论从大背景、大前提和大趋势,还是从文化实践层面来看,都将大有可为。9月18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山西行在太原启动,来自全国各地52家网络媒体70余名采编人员参访当地多项非遗,并被民间艺人指尖上的功夫深深吸引。传统的非遗遇上了最潮的网络,碰撞出了异样的火花。
山西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57项,保护单位168个,位列全国第三。非遗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正确认识山西非遗、有效地保护传承发展山西非遗,对于传承山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非遗代表性项目有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制作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传统美术等百余项。就现状来看,非遗的宣传和展示已经在网络上进入应用阶段,例如文化部门、传承人、非遗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和展示,还有网络社区发布、粉丝团召集、朋友圈点赞、线上线下联动等信息互动交流已成非遗传播新风景。这些“互联网+非遗”前景美好,发展空间广阔,网络平台的运用,可以极大地促进非遗传承。但从另一方面看,已经在运行的“互联网+非遗”网络平台的发展遇到了阶段性瓶颈,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从互联网产品数量方面来分析,互联网与内容丰富多样的山西非遗结合,“互联网+非遗”的出现并没有看到期待中非遗题材互联网产品的井喷现象,非遗的相关产业规模还很小,在社会文化尤其是在互联网文化中的影响力不够;从互联网上的非遗内容来看,不少非遗企业、传承人都已及时开通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但由于各种原因疏于打理,没有充分发挥好网络平台的作用,最终成为一种摆设;从互联网上的非遗宣传创新来看,手法单一,作品陈旧,内容单调,形式老套;从文化格局来看,互联网文化中非遗题材还未充分发掘,非遗中一些冷门项目长期处于失语状态,一些传承人由于年龄和知识结构限制而与互联网文化无缘。另一个制约“互联网+非遗”发展的是质量问题。
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顺势而为,形成非遗保护的合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此,应积极发挥利用好“互联网+非遗”这块沃土,推广非遗项目,打造非遗知名度,让更多的人群了解和认识非遗,达到身边非遗自然传承的目的。
“互联网+非遗”期待市场、非遗业界、文化机构等共同努力,打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完善“互联网+非遗”的有效认证,通过网络评级、平台准入等机制进行非遗产品伪劣甄别、传承人身份认证,让网民获取对优秀非遗产品和文化的辨识途径;规范“互联网+非遗”推广体系,加强对以非遗冠名的网络监管,对假冒非遗之名的网站、微博等媒体平台进行关闭封号等处理;“互联网+非遗”精品平台,为非遗产品的销售、非遗文化的传播、非遗信息的公告等提供品牌化平台支撑,使非遗文化在网络空间找到基本立足点;培养“互联网+非遗”消费习惯,根据互联网传播特性和人群特征,量身打造非遗产品,培育消费市场;扩大“互联网+非遗”的认知度,非遗应是我们每一个人日常实践着的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对非遗的相关产业的认知和推广尤为重要;坚持“互联网+非遗”的常态化管理,非遗企业、传承人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维护非遗网站、微信平台,及时更新内容,让网络平台健康有效地运行;展现“互联网+非遗”的创新发展,从非遗的产品形态,产品内容,产品品质方面下功夫,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开辟“互联网+非遗”全新商业模式,发布各类非遗文创产品,开展非遗戏剧众筹、产品众筹、非遗旅游线路发布等活动。用新兴的传播方式让非遗文化产品时尚起来,让传统文化散发出新“味道”。
“互联网+非遗”前景美好,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互联网+非遗”既要跟进互联网思维,也要坚守文化价值底线。不断加强对非遗的宣传展示,是推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有效举措。随着非遗大型网络传播活动的正式启动,山西非遗事业也搭上了这趟“互联网+非遗”的快车,用网络元素激发非遗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互联网+”的这片沃土上,让具有深厚底蕴的三晋非遗散发出勃勃生机。(张磊山西省音乐舞蹈曲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