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关注】从石阡“说春”看多彩贵州文化传承之路
发稿时间:2018-01-10 16:51:00 来源: 当代先锋网
2月5日,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石阡“说春”保护传承座谈会上,贵州省被确定为“二十四节气”代表性非遗传承基地,石阡“说春”项目被列为重点传承体验项目。
【何为“说春”】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如: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等等,“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而我省“说春”就是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时节,石阡约有一百余名“春官”手端“春牛”、手持春贴,走村串寨挨户“说春”,送去印着当年日期和节气的春贴,得到春贴的人家便可根据“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来安排开展全年的农事活动。在2011年“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
【“说春”的非遗之路】
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会议中心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当地时间11月30日上午,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省非遗项目“说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子项目、即组成部分。为配合我国政府申报“二十四节气”为人类非物质代表作名录,贵州省文化厅积极组织挖掘、整理国家级项目“说春”的文化内涵、民俗事项,多次参加文化部主持召开的专家论证会,为专家提供详实的第一手材料。这是我省继2009年“侗族大歌”成功申遗后的又一个项目申报成功,是我省文化事业的一件大事、喜事。
【贵州的多彩文化】
贵州文化的内在精神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外在表现是“多”与“和”,民族文化、山地文化、生态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交相辉映,这些文化能够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省民族成分众多,少数民族文化是多彩贵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贵州北联巴蜀、东接湖广、南达两广、西邻云南的独特的地理区位,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诸如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是我省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所以,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非常切合贵州文化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前进方向。
【贵州文化传承之路】
我省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反映。通过文物普查,我省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14825处。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00多处;可移动文物15万件,其中珍贵文物近万件;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国家级名录85项140处,省级名录561项709处,市、州、县级名录4000多项;有国家级传承人57名,省级传承人402名;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7个。贵州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资源大省。
综合整理|张燃
资料来源|贵州日报 当代先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