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侗”声歌唱 一种渗透到血液里的文化传承

发稿时间:2018-01-10 17:22:00 来源: 当代先锋网

  文/图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周雅萌 韦一茜

  小黄村的侗族大歌合唱。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刘杨 摄

  侗族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

  侗族大歌作为唯一的“无形财产”,2009年被选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从江县小黄村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在被称为“侗族大歌之乡”、“侗歌窝”的从江县小黄村,传承“非遗”文化——侗族大歌仿佛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下到三岁小孩,上到百岁老人,村民们个个都有一副歌唱的“好嗓子”,他们“从会说话开始就会唱歌”。对侗族大歌的无比热爱、打心底的文化自信让这个民族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小黄村00后少年歌者吴敏霞

  12岁的小敏霞,今年刚上小学六年级。别看年纪小,她已经是侗族大歌合唱队中的一员了。身着传统服饰,头戴蝴蝶银花,作为“少年组”的代表。她说,3、4岁开始妈妈就教她唱侗歌,从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学会了。

  黔东南州从江县小黄村村民、青年侗歌歌者潘婢姐

  “每当唱起歌的时候就感觉很快乐,我会一直快乐地唱下去。”90后的潘婢姐坦言,侗族大歌是自己民族文化的代表,作为年轻一代,更应该将其保护好、传承好。

  “到了三月蝉儿鸣,九月过后蝉儿单身叫不停;蝉在何处看不见,心想学它唱歌可惜嗓子差……”这首《蝉之歌》是侗族大歌的代表曲目之一,歌者们身着侗族服装,整齐划一无指挥、无伴奏、多部发声,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形成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声。现在,潘婢姐跟她的小姐妹每天都会为来小黄村的游客唱上几首。

  黔东南州从江县小黄村村民、中年歌者吴老苗

  今年47岁的吴老苗唱侗歌已经有四十多年了。他说,“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小黄村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以歌为乐,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用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

  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潘萨银花

  传承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力量。70岁的潘萨银花是村子里的老歌师,唱了一辈子侗族大歌的她,已将侗歌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作为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银花老人也想用自己的力量为小黄村、为侗族大歌文化做些什么。

  2010年3月,小黄村侗族大歌传习所正式挂牌成立,地点就在潘萨银花老人的家中。她在家中常年开设侗族大歌课程,义务向村民授课,培养年轻一代学习侗歌唱法。多年来,潘萨银花老人培养出了上千名侗族歌者。

  不管是小敏霞、潘婢姐还是吴阿苗、银花奶奶,这些拥有“天籁之声”的歌者,并未经过专业的声乐培训。他们大多都是在田间劳作的男男女女,老人小孩。在寨门前对唱拦路歌,吃饭喝酒时唱酒歌,进鼓楼后唱侗族大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爱情、亲情的都能成为侗族大歌所唱的内容。千百年来,“侗”声唱歌早已融入他们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对于侗族同胞来说,是侗族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而其传承,更是深深渗透至他们血液里的文化认同和信仰,不分年龄、不论性别,侗族的男女老少借歌传情、借歌喻世。可以说,侗族大歌是一种“活态灵魂”,是侗族文化的生命密码,承载着侗族人民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

  作为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民族精神传承、文脉赓续的重要象征,更成为侗族人民坚定树立文化自信的宝贵源泉。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