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颂中华︱手艺 守艺 受益——苗家绣娘的“旧物”新生记

发稿时间:2018-05-10 13:57:25 来源: 当代先锋网

  文/图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韦一茜 周雅萌

黔东南雷山苗族盛装。

  色彩绚丽协调、构图对称和谐、造型夸张抽象,一种技艺跨越千百年,借以针脚,把先辈迁徙的历史一针一线在绣布上延绵下来。

  流传在贵州省贵阳市、雷山县、剑河县等地的苗绣,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被认为代表了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

  2006年,苗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绣,是苗家人再熟悉不过的技艺。

  手艺——“绣出每幅图案的故事、寓意,我都想分享给外人听。”

  苗族人喜爱刺绣就像喜爱唱歌一样,几乎视若生命的一部分。

  “我们绣的内容,都是老人的一些想法、寄托,还有生活的场景,抽象地复制在衣服上。”黔东南州雷山县郎德镇乌肖村的杨阿妮,是万千苗家姑娘的一个缩影。

雷山县阿妮绣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杨阿妮

  从小看着针线在妈妈手中穿梭,花、鸟、虫、鱼、蝴蝶、龙、老人们口里的神话故事、歌里唱的历史传说,生动地被“搬”上了衣服、穿上了身,这份瑰丽而又奇谲的美,在杨阿妮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传说,苗族先民是蚩尤的后人,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因战乱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苗族无字,以绣传史。苗绣正是与苗民南迁史联在一起,以丝线做笔,从衣领到裤脚,以满满的刺绣图案记录着迁徙跋涉的过去。

苗族的刺绣不仅热烈奔放,而且蕴意着神秘悠远的篇章。

  “我穿着苗族的服装出去展示,别人都觉得特别稀罕,特别好看。但是我们的图案和工艺都太抽象了,外人不容易理解,只有本民族的人才懂。”杨阿妮指着绣片上的图案解说到。

  苗绣技艺繁复,针脚大体分为绣、插、捆、洒、点、挑、串七种,绣法独特而多样,双针锁绣、绉绣、辫绣、破线绣、打籽绣、堆绣、蚕绣、包边锁边绣……苗族妇女刺绣不打底稿,不描草图,全凭自己天生的悟性,娴熟的技艺和非凡的记忆力。

  “你看我们绣的图案,这是一条龙,但又像鱼又像蛇,绣的蝴蝶又像花又像龙脸又像石榴花。以前我们的手艺传女不传男,传内不传外。这样的习俗让外人接触不到,难以解读。”装饰纹样的夸张变形,鲜艳明丽的色彩堆砌,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古老”“神秘”“文献特性”正是苗绣最鲜明的标志。

  “我很自豪可以给别人解说每幅图案背后的故事、寓意,这就是我们苗族的生活,我们一起贴近这些东西(苗绣),才能一起共享、一起发展。”杨阿妮笑道。

  守艺——“每一件旧衣物都是一个传递,是一颗火种。”

  随着年岁的增长,杨阿妮心中的那颗“种子”发了芽。

  “读初中的时候,学校晚上关灯,同学们点煤油灯看书,我是点着灯绣花。”杨阿妮羞涩地说。初中毕业后,她直接报考了雷山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民族艺术班深造苗绣技艺。

  “对于我们苗族来说,刺绣技艺就是勤劳持家、聪明智慧的象征。”杨阿妮坦言,传统技艺世代相承从未断绝,并不仅仅是依靠情怀,更是因为它来源于日常,也“回归”于日常。

  “2005年,我尝试着出来考察市场,把绣好的成品,比如嫁衣、便装拿到雷山县城卖,平均一天赚十几二十块,也算谋生吧。”彼时,光顾的人基本都是雷山县城或周边村镇的苗家姊妹,说是买卖,其实都是人情事故。“都是我们苗家寨子里的人,谁家不准备这些衣服呢。我可以绣给我女儿,也可以绣给她们的女儿、媳妇,大家一起共享。”

苗绣纹样繁复,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杨阿妮知道,这份维系苗家人感情的手艺不能丢,也丢不掉。2008年,第三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举办。“游客看到我们穿在身上的盛装,特别惊奇、特别喜欢。在现场绣的作品,还没完工就被抢空了。”

  民族手工艺品受到追捧的热烈程度,让她惊喜不已。在组织当地绣娘努力产出产品推向市场的同时,她有一条原则格外瞩目:刺绣作品只卖新的,不售卖老的衣物。

  “这些旧的衣服,真正是一种传递的感情。”杨阿妮小心翼翼地展开自己收藏的数件古衣,缓缓抚摸着布上的花、鸟、鱼、虫……从小深植心底的纹样图案,泛起记忆的阵阵涟漪。

  苗族女人一生必须有三套衣服,一套是嫁衣,一套是节庆日的盛装,一套是入土时的葬衣。衣上的刺绣,是每个人最为独特的身份编码。

杨阿妮收藏的古衣已有近百年历史,纹样色彩依然鲜艳夺目,针脚细腻令人惊叹。

  她收藏的古衣,有的已走过七八十年,甚至近百年,但仍让在场观看的人吃惊不已:色彩搭配大胆、灵性,撞色、渐变、衬托等艺术感十足,几何构图给人统一和谐的美感,越过百年的时光流转,衣物们依然渗透着不老的“气质”。

  “虽然这些衣服的主人很多都不在了,但是看着上面绣花的样式、每一处针法,就好像她还存在的样子,鲜活地站在我的面前。”杨阿妮感慨地说。在她看来,每一件旧的衣服都是一种传递,一颗火种的传递。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历史、人与土地的根脉情结造就了当下,“如果没有这颗火种,也就没有今天。”

  受益——“我们也要和知名大企业合作,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

  当一项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引人关注的不仅是它“曾是怎样”,还有它“将会怎样”。

  2008年7月,杨阿妮组织成立了雷山县阿妮绣业有限公司,民族传统的技艺不再仅仅囿于大山的落后手工,绣衣绣片也不再仅仅是苗岭深闺的陪伴。从历史走到当下的非遗,在她手上焕发新生。

车枕作为传统手艺创新产品获得市场好评。

  “我们做的车枕,外面的图形是用苗族绉绣工艺做的双龙,内芯装的是雷山当地产的茶叶碎末。既实用,又有创意,在2017年获得了黔东南州十佳旅游商品。”让杨阿妮自豪的不仅是传统的创新再生,还有良好效益带来的脱贫成效。

  一对车枕上的苗绣装饰,正是出自村里绣娘之手,经过杨阿妮的牵线搭桥,公司所需产品订单分发往各村寨,绣娘们在家就能就业。

  杨阿妮利用“公司+农户”的形式,通过培训、创意设计、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等措施培养和发展一批绣娘,加大苗族织锦、织布、绣包、绣片、民族服饰等刺绣创意产业的研发和生产。“公司+合作社+绣娘(刺绣加工户)”生产联营模式,带动了贫困地区妇女就地就业和发家致富。

  “我们通过培训,一个村有七八个妇女专做一种产品,一年下来,产值平均每人可以收入两万多元。”

  通过整合全县绣娘的手工艺,将苗绣推向产业化,不仅辐射贵州,更面向省外、国外市场。雷山县阿妮绣业与广州例外服饰公司合作、与原创设计品牌花木深推出苗绣高级定制系列等探索,让民族手工艺在现代装饰艺术品中有了新的解读。

当苗绣遇上时尚,碰撞出的效果十分惊艳。

  “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够跟大的品牌和公司合作,把工艺放在时尚的东西上,跟服装、抱枕、围巾等融合起来,尝试去做设计、做创新。”杨阿妮期待通过媒体平台,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苗绣,关注民族品牌。

  非遗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而传承的旨归,在于增强非遗的生命力,意味着让非遗拥有强大的蔓延力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在雷山,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创新打开壁垒,过去与未来的承接、联系和互动让人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韦一茜 周雅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