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慈善从助学开始 授渔计划让贫困学子拥有改变自我的力量

发稿时间:2016-09-09 07:36:00 编辑:秦华玉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华慈善日”大型公益宣传活动——“授渔计划”南水北调移民子女助学暨华盛绿色产业扶贫行动在湖北十堰启动,10名受助学生代表上台接受授渔计划资助的助学金。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9日电(记者 刘尚君)你想过有人为送你一份珍贵的礼物,肯花4个小时的时间亲手做一件衬衫给你吗?这要是在平常,罗双梅说她想都不敢想。但是,在9月5日“中华慈善日”大型公益宣传活动——“授渔计划”南水北调移民子女助学行动启动当天,作为嘉宾受邀出席的她却收到了这样的一份意外之喜。

  红白相间、纯棉质感的格子衬衫,这件看似质朴简单却心意满满的礼物出自一个年仅17岁的小姑娘之手。这个小姑娘名叫邬雨苏,是罗双梅通过“授渔计划”平台申请资助的贫困学生。

  在“中华慈善日”公益活动的舞台上,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邬雨苏将衬衫亲手递到罗双梅手中。接到礼物的那一刻,罗双梅欣喜落泪,并与邬雨苏深情相拥。虽然她们来自不同地方,甚至从未相见,但是,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授渔学子”。

  首个“中华慈善日”,“授渔计划”助学行动走进湖北十堰,来到邬雨苏的家乡,帮助像邬雨苏一样的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移民子女完成职业教育,实现精准脱贫。从面临失学到如今重回课堂,邬雨苏在授渔计划的帮助下为走出大山寻找到另一种可能,从受人资助到资助他人,罗双梅用行动诠释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活动现场,授渔学子罗双梅(左二)接到她所帮助的学生邬雨苏(右二)亲手为她做的衬衫,激动不已。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把属于自己的爱传递下去”

  与现在的开朗性格相比,儿时的罗双梅似乎很内向,甚至有些自卑。罗双梅出生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红土乡的一个农村家庭。她的双胞胎姐姐在两个月大时不幸夭折,母亲因为承受不了沉重打击,患上了精神分裂。从此,家里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父亲的头上。

  “她有个疯子母亲。”童年的记忆里,这是罗双梅从小伙伴口中听到的最多的话。因为母亲的疾病,学校里的许多同学都刻意疏远她,歧视她。慢慢地,罗双梅渐渐学会了沉默,记不清有多少日子,她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蒙着被子孤独地消磨着时光。

  罗双梅读六年级时,父亲因为意外事故造成重伤,并被鉴定为二级残疾失去了工作能力。失去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罗双梅在初三时想着辍学打工,但是可学校不允许,只好作罢。中考时同学们都报考了心仪学校,而她却没报,因为没钱上学。

  在初中毕业后,对以后生活一筹莫展的罗双梅偶然间知道了授渔计划项目,既可以免费读书,并且每个月还有生活补助,她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带着身上仅有的30块钱只身一人来到了授渔计划项目学校—涿州职教中心求学,“既然有这个机会,就不能放弃。”很顺利,她立即被学校录取,并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融入集体,以前自闭自卑的她开始变得活泼开朗。

  2015年4月份,罗双梅到授渔计划合作伙伴、位于北京的一家五星级酒店进行实习,刚开始,她被分配到了迎宾的岗位。“迎宾有迎宾的艺术。”虽然外人对这个职业并不看好,但是她却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决心要把第一次工作干出彩。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罗双梅很快就熟悉了业务技能,三天以后就可以独自带领客人参观整个酒店,十天就开始带学徒。她的勤奋与用心,同事和领导都看着眼里,记在心里,无不为这个坚强的姑娘点赞。

  如今,年仅19岁的罗双梅已成长为前台助理,她的收入也翻了几番,足以支撑家里和自己的生活。从那时开始,经济条件的改善让罗双梅有了帮助他人的想法。“我自己也被别人资助过,我现在有条件了,也想把属于自己的这份爱传递下去,希望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于是,通过“授渔计划”平台的推荐,罗双梅了解到了邬雨苏的故事。

  活动中播放十堰学生邬雨苏温暖上学路的视频短片,让在场的不少嘉宾感触良多,不禁潸然落泪。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我一定要资助她,不管是什么方法”

  “我从小经历过许多变故,也没有得到过母爱,雨苏就像是从前的我,她经历过的一切就像是我走过来的路。我应该去资助她,我想让她感受到有人在关爱着她,有人在推动着她去往前走。”第一次听完邬雨苏的故事,罗双梅感同身受,“我一定要资助她,不管是什么方法。”

  今年17岁的邬雨苏是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人,年幼时母亲去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在外打零工,收入微薄且不稳定。邬雨苏的梦想是当一名服装设计师,然而梦想却被现实狠狠拉回来,因为家庭情况限制,初中毕业的邬雨苏不得不面临辍学。

  偶然的一次机会,十堰高级技工学校向授渔计划反馈了邬雨苏的情况,2014年9月,在学校的帮助下邬雨苏成为授渔计划的受助对象,并就读于学校的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

  由于家庭情况的原因,邬雨苏从小就养成了勤劳勇敢、不畏艰难的优秀品格,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来到学校后,邬雨苏就申请了勤工俭学,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的小餐馆里打工,就连周末都不能休息。从此,她就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所有的生活开销都靠自己的双手赚取。

  尽管从小就没享受过母爱,但邬雨苏和同龄的花季少女一样有着天真烂漫的笑脸,有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她和那时的我不一样,她很乐观、很积极、很开朗、很向上。”虽然彼此没有见过,但是隔着手机屏幕,罗双梅觉得这个女孩儿值得自己去付出。目前,罗双梅已经资助了邬雨苏五个月的生活费。

  因为热爱服装设计,邬雨苏的专业课总是名列前茅。她获得了2015年湖北省服装技能大赛设计组三等奖等多项荣誉。这个暑假,懂事的邬雨苏给父亲做了一件短袖衬衫,穿着女儿亲手做的衣服,父亲虽然没有过多的言语但是心里却乐开了花。

  父亲的心情,犹如罗双梅接到礼物时的心情,“这是我收到过最有情谊的礼物,虽然不贵重,但是满满的全是感动。”

  在活动现场外的十堰市人民广场,来自授渔计划项目学校的同学将自己亲手做的飞机、台灯、智能车等科技发明带到慈善义卖现场,回报社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让每个孩子自我改变、自我实现

  其实,在湖北十堰,像邬雨苏这样的贫困学生还有很多。

  湖北省十堰市作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为保证丹江水送达,十堰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库区移民46万人,部分移民因失地致贫,全市共有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84万多人;为确保水源地生态和水质,十堰市关停了污染较大的企业,部分企业职工和搬迁移民外出务工,因诸多原因,部分未成年孩子成为家庭贫困的留守、困境儿童,这个群体的人数不断扩大。

  为推动贫困人口脱贫,促进职业教育和慈善事业发展,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奋斗目标,授渔计划携手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将在十堰地区开展一帮一千人助学行动。

  9 月5日“中华慈善日”,来自湖北省十堰市高级技工学院4G网络工程学院的学生范易作为一名授渔学子,将他和同学亲手做的智能寻迹小车带到了慈善义卖现场,吸引了在场爱心人士的驻足。

  “这个小车是我们的课余作业,因为不熟练所以花了两三天的时间。”在授渔计划项目学校,这里每位同学都与范易一样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如果给它装入程序,它不还会实现躲避障碍的功能……”范易一边说一边在现场向大家演示着,他表示,这次小车义卖的钱将全部用于帮助贫困学生,圆他们的上学梦。

  据介绍,授渔计划自2013年6月实施以来,参与项目学校10所,精准资助了全国22个省19个民族5000多名贫困学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和“扶贫必扶智”的指示精神,坚持教育救助的公益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开创了用公益推动职业教育的新模式。

  慈善从助学开始,让每个孩子多一次上学的机会,多一次自我改变、自我实现的机会。罗双梅做到了,邬雨苏做到了,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孩子能够改写自己的命运。因为,善行感化你我,善行改变中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