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用公益推动职业教育 “授渔计划”已资助5000多名“双困生”

发稿时间:2017-01-10 19:16:00 编辑:姜宁(实习) 来源:央广网

  “我的新年愿望是希望妈妈的病能够快点好起来……”年关将近,这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山陵岗乡竹儿村地门妹妹(人名)18岁的新年愿望。

  1月9日,“授渔计划·青年之声”首届公益之夜—精准扶贫助学行动在京启动。作为“授渔计划”公益项目的受益者,在当天的活动现场,地门妹妹身着民族服饰站在台上献上一曲《带我到山顶》。活动一结束,她就要踏上返乡之旅,与家人团聚。

  现如今,地门妹妹已在一所档案学校攻读学前教育专业。但她却告诉央广网记者,就在一年前,17岁的的她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再也不能上学了,因为一家六口人全部的生活经济都靠父亲一个人放羊挖树根维持。

  “无论伤痛或苦难,不要怕,不要怕……”这是地门妹妹最喜欢一首歌,原唱是同样来自四川省民族地区的青年歌手吉克隽逸。“当我情绪低落的时候就唱几句,冲着大山喊一喊。”在采访间歇,地门妹妹为记者简单哼唱了几句,还害羞地向记者介绍着她名字的由来:“家里在生妹妹之前我是最小的,所以都喊我妹妹,地门是我的姓氏。”

  地门妹妹身着民族服饰站在台上演唱了一曲《带我到山顶》

  在中国贫困地区还有一些像地门妹妹一样的孩子们,由于家庭贫困和学习薄弱,面临辍学或外出务工的困境,但是没有技能、学历低却造成家庭贫困代际传递,引发社会担忧和困扰。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执行主任高继辉 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谈到,“授渔计划”用长达五年的时间去改变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我们现在资助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适龄孤儿和特困家庭初中学历学生,让他们有计划地完成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简称“五年成长助学”项目),资助贫困家庭的高中(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学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适龄孤儿,有计划地完成成人高等教育(简称“成人高等教育”项目)。

  在当前社会,一个十五六岁年龄的孩子,一旦辍学,或将成为社会较大的负担,如果引导不利,还可能会走向“负面”。高继辉介绍说,国家现在很关注职业教育,如果家庭贫困加上学习又特别不好,学校和家长又不好管教,本身可能会有自卑现象,我们不仅给他带来社会资源,还要带来更好的教育思路和职业学校,共同来搭建平台。在“授渔计划”的帮助下,寒门学子重返校园,重新获得学习的宝贵机会。

  公益教育的定位非常重要。高继辉谈到,我们的做法是在接受两年职业教育后,沟通企业在企业中建立半公半读,叫做工学一体化教育,让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本科或专科教育。”此前,“授渔计划”已经资助四川大小凉山地区721名学生在四川省档案学校接受职业中等专科教育,让大山学子有机会和普通人一样享受平等教育。

  据悉,“授渔计划”自成立以来已在全国资助22个省19个民族资助5000多名“家庭贫困和学习薄弱”的双困学生帮, 资助他们继续完成成人大专教育。2017年“授渔计划·青年之声”在全国开展精准扶贫一帮一助学行动,计划资助3000名孤儿、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帮助他们有计划地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央广网记者 王晶 实习记者 刘华龙)

  作为“授渔计划·青年之声”精准扶贫一帮一助学行动的发起方和独家报名平台,报名通道现已全面开通,网友可登陆青年之声官网(http://qnzs.youth.cn)查询报名事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