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民警李长明:要守卫好万家灯火中那一缕不灭电波

发稿时间:2017-02-01 08:29:00 编辑:秦亮 来源:中国青年网

李长明:那守卫万家灯火的一缕不灭电波。视频剪辑:杨茜

北京市公安局勤务指挥部110接警中心科长李长明。北京市公安局供图

  今年的春节,李长明还要像往年一样值守在电话机旁。他等待的不是亲人的问候,而是普通百姓通过电波传递来寻求帮助甚至拯救生命的渴望。因为,李长明是北京市公安局勤务指挥部110接警中心科长,他的使命就是通过电波和话语在百姓面临危难的时刻进行最迅速的处置。

  “说实话,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真挺费劲儿。”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李长明出生于一个警察家庭。算上退休的父亲,还有哥哥、侄子和自己,一家四警也成为了美谈。可就是因为警务工作繁忙,使得“团圆饭”成了这个幸福家庭不大不小的难题。

  李长明告诉记者,为了躲避年三十晚上的勤务工作,家里一般会把团圆饭安排在中午,可即使这样也经常因为加班而凑不齐人。从警以来,李长明在家过年三十的日子,一只手就可以数过来。

  然而,李长明不后悔。随父从警的他深知身上责任的重大和荣光。

  那是拯救生命的最美声音

  1995年7月7日,李长明穿上了警服。从1996年10月23日正式开始接听110报警电话算起,他也已经接警近100万个。他听到过群众大事小情的需求,也接触过有人报假警带来的困扰。但是,无论何时李长明都会用高度集中的精力对每一通电话进行分析和判断,因为他知道电话那端的人可能正面临着性命攸关的危险。

  2016年7月某日,李长明正在110报警服务台值班,突然间一个急促报警电话响起。“杀人啦!杀人啦!死人啦!”电话那头传来报警人惊慌失措地喊声。

  按照勤务指挥部工作机制,李长明指挥战友迅速核查警情,启动紧急预案。就在这时,第二个报警电话打了过来。

  “割喉!这,这,这,XX小区!用刀割脖子!”报警人的声音因为紧张和语速过快而含混不清。

  电光火石间,李长明已经在脑中想象除了犯罪现场的画面。凭借着日常训练中的“条件反射”,李长明与110接警团队展开了默契配合。正是通过他的协调, 999救护车第一时间奔驰在了抢救生命的路上,特警、巡警、派出所各路车辆也风驰电掣直扑凶案现场。

  从接警到处置仅仅过去了12秒。可是对于受害者而言颈动脉割断死亡更是以秒计算的瞬间。

  也就在这时,第三个电话打了进来。一个语气平静而沉稳的男性声音说:“她快不行了。”

  “谁不行了?”

  “女朋友。”

  “你是谁?”

  “王强(化名)。”

  “你们在哪?”

  “XX小区。” 

  李长明凭借着多年的接警经验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命案现场如此冷静,来电男子很可能就是凶手”。

  李长明让接警员问他“怎么回事?”该男子一字一顿地说:“我杀的。”

  李长明知道,嫌疑人语气不紧不慢说明是这预谋行凶,在命案现场语调不慌张则说明他心理素质稳定、“冷血”。阻止凶手继续行凶、除掉凶手心魔瞬间成为摆在李长明面前的两项任务,否则死神随时会带走受害人的生命。

  经过短暂思索李长明用质疑的语气询问行凶者:“你用行动向曾经深爱的人表达情绪发泄不满,我问你死人能陈述自己的情感吗?”

  “我在那边陪她”

  “陪她?!你俩都不能埋一地儿!陪她!都烧成灰了,你陪谁啊?”

  嫌疑人没吭声。

  “我问你,死人能说话吗?”

  “不能……”

  “死人回心转意吗!”

  “不能……”

  “她要是死了,你就永远永远见不到了,你现在怎么办”

  “救她。”

  “我告诉你怎么抢救,用布条绑住伤口,用手按压止血。”

  “好。”

  ……

  就这样,李长明的冷静压制了凶手的冲动,也换回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工作中的李长明。北京市公安局供图

  那是倾听百姓的最真声音

  工作中的李长明精明强干,在业余生活中他则是“诙谐幽默、前卫时尚、妙趣横生”的“小李子”。

  在李长明拿起110电话的这20年里,他把对警徽的忠诚融入到了工作中的琐碎细节,更托起了“110”这三个数字在百姓心中的重量。

  曾经,李长明为了帮助接警员过“地名关”,主动策划到易混淆、难记忆的胡同学习地名和文化的活动,并且创造了 “边踢键儿边答题”的方式考核接警员对接处警预案及规范的熟练程度。

  同时为了让群众对110更加熟悉,李长明曾经带领110宣传团队到北京五中分校、陈经纶帝景分校、育民小区、小武基打工子弟小学等学校,蒲黄榆、手帕口南里、北京工商大学家属院等社区、东直门敬老院进行安全防范宣传,受众群体已达上万人,让百姓的110真正走近了老百姓。

  2016年6月17日,110报警服务台接到一重度抑郁症患者来电,称自己病情发作不能自控,强烈的想要自杀。因报警人情绪十分激动不能自制,极其缺乏安全感,接警员立即向李长明做了汇报。

  于是,在电话线的两头,李长明用言语拉近了与这患者的距离。李长明为了安抚对方,不断寻找着一个接一个的话题。努力没有白费,经过长达20分钟的持续通话,患者的注意力被成功分散,焦躁的情绪也得以缓和。

  最终,报警人的家属和民警先后赶到了患者身边,确保了患者的平安。事后患者家属激动回电,电话里除了“谢谢”再没有别的内容。长舒一口气的李长明心中明白,这连连感谢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也是普通百姓对于110发自内心的认可。

  那是传承责任的最强声音

  从最初4部电话、2个操作台的简陋设备,到如今拥有处理数万警情、网络传输和“北京110”手机APP等高科技手段的综合性平台,随着李长明共同成长起来的还有不断强大的首都警力。

  而李长明,是这成长的见证者,更是首都警魂的坚定传承者。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有一首《少年壮志不言愁》伴随着电视剧《便衣警察》火遍了大江南北。而歌曲MTV的拍摄,正是赶在了李长明所学习的警校,他本人也成为摄像机记录下的一员。这也印证了李长明与警察这一职业那不可分割的缘分。

  细细算来,工作至今李长明共培养培训了青年民警100余人、文职10批次300余人。近年来,他带领的团队一直是110的突击队和排头兵,先后获得过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一次。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李长明的团队先后培养出过全国爱民模范民警高艳艳、警辅先锋文职王艳等一大批优秀的民警和文职。经他总结编写的《110实战培训手册》一直应用至今,并成为每一名110新人的入职必修课。

  李长明常在培训时对民警们说:“工作的时候不仅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更应该让百姓感受到首都110带来的温度。多说一句关心的话,就能让百姓在放下电话之后心里是热乎的。”

  李长明不是刑警,但可以电波缉凶;他不是心理医生,但可以拦截自杀者;他不在命案现场,但可以让行凶者幡然悔悟,抢救被害人。从接听第一个110电话至今,李长明成功劝阻、解救欲自杀轻生的群众260余名。近五年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个人嘉奖两次,优秀团干部一次。

  面对已经到来的2017年,李长明说,自己的新年愿望就是希望社会各界都能理解和利用好110报警平台这样珍贵的资源,也让110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