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山东汶上积极保护非遗传承的民间土壤

发稿时间:2017-03-17 07:26:00 编辑:曼文娇(实习)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二人斗表演

  随着铿锵的锣鼓,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康驿镇康庄村23岁的康永旺在父亲的指导下在村里的演出活动中完成了“二人斗”表演。

  康永旺表演的“二人斗”是济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是古代祈雨的保留节目,后经不断改进,增强了其表演性、观赏性和娱乐性,才有了今天的样貌——它将双袖相连的两个木偶固定在一个架子上,使其两腿各蹬木架一端,再以青衫遮挡木架,青衫长度需足以罩住表演者的身体。虽说叫“二人斗”,其实表演时只需一人潜入架内操纵木偶,并随锣鼓节奏表演腾、挪、跌、侧翻、后转等动作。

  “细节还不够精准,力气、力度也欠了点儿……”康永旺表演结束后,他的父亲康德库一边指导他哪里需要改进,一边亲自示范起来。此时,34岁的康东亮和50岁的康双河穿上舞狮的道具服装出场了。在同一场舞狮表演中,李凤立担任“逗狮人”,“小狮子”在他的引逗下一会儿打滚儿、一会儿上桌,情态可掬。今年64岁的李凤立因勤于锻炼,在逗狮中还能将劈大叉、旋风踢等动作做得自然流畅。“舞狮是个力气活,毕竟年龄不饶人,前几年我还能翻跟头,现在做不好了,真该有人接班了。”李凤立感慨地说。

  历史上,康庄村是个民俗村,村里人人都能“耍”两手:舞龙、舞狮、跑竹马,还有最适合正月十五晚上表演的小品“瞎子观灯”。“我年轻那会儿,村里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六天天有节目。正月十五是‘狂欢节’,正月十六碰上闺女回娘家,演出规模最大、人最多。”康庄村年龄最大的“二人斗”传承人康德金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村民们开始为生计奔波,近些年,大家忙着挣钱,很少有人有空玩这些了。

  大家对于民俗项目的淡漠,康德库早在2008年就注意到了。彼时,作为“二人斗”传承人之一的他带领该项目到济宁市参加比赛。“当时为了比赛,我三番五次到村里发动村民,最后全家总动员,把兄弟、儿子、儿媳都叫上,才凑成了30人的队伍。”康德库坦言,尽管“二人斗”被列入济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传承人青黄不接的现象一直存在。

  “如今日子越过越好,人们有闲暇时间来倒腾这些旧民俗了,村里不少年轻人也开始筹划回乡工作,‘二人斗’‘传统舞狮’等又接上了茬儿。”康永旺坦言,光自娱自乐也不行,传统民俗项目如果要做到像时下广场舞一样受人青睐,传承的样式、手段都需要适当革新,而传承人、受众、资金等“一个都不能少”。

  据汶上县文化馆馆长杨建忠介绍,近年来,受公众审美需求时尚化、简约化的影响,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与受众均受到很大影响,类似康庄村的传承面临断档的现象十分普遍,“我们通过鼓励各种形式的传艺活动,保护这些项目生成、衍化的民间土壤。”

  “传承人是关键。近年来,我们陆续开展了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命名,资助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等活动,对于一些在民间有详细传承谱系的项目,则加大了挖掘与整理力度。”杨建忠说。

  “通过演出,我们发现一些老民俗并没有断根儿,到各个村子里表演、展示,不仅能让传统技艺不荒废,还能为父老乡亲们带来娱乐。”康永旺说,传承人不断受到重视,也将为技艺本身的保护与提升带来活力。

  “就汶上县来说,自2006年至今,我们共挖掘、整理了非遗线索1300多条,其中筛选整理了600余项,已列入县级以上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有46项。”杨建忠介绍,列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都有适当的展示平台,如在县文化馆有非遗展厅,在县杨柳店民俗博物馆和莲花湖湿地都有民俗馆,而像民俗表演、戏曲曲艺、手工技艺等也都得以重点展示。

  “借助人们到汶上游赏宝相寺、太子灵踪塔等旅游契机,一些传统项目也搭上了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而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课堂,从2010年起,全县已培养戏曲小学员800多人、民俗爱好者上千人,非遗传承与普及势头渐旺。”杨建忠说。

  康永旺表示,在“二人斗”乡土传承“不走样”的前提下,还要融入新元素适时“走出去”,“我们练好内功,也希望政府多多牵线搭台。将来,‘二人斗’不光要活跃在康驿镇、汶上县,还要一步步走向更高的舞台,为更多观众熟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