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薪火相传 让“五四精神”光照新时代追梦人

发稿时间:2017-04-22 07:57: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编者按: 98年前的中国,古老的华夏大地深陷内忧外患。在国内,北洋政府软弱腐败,百姓民不聊生,帝国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到处横行;在欧洲,巴黎和会上一战胜利国们纷争不断、矛盾丛生,却公然出卖了中国的合法权益。

  其时,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科学”与“民主”的大旗高擎在手,唤醒了无数国人的心智,激发了青年一代的自由思想、救国热情。5月4日,在“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的呐喊声中,北京13所学校的3000余名青年学生们走上街头,发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示威游行、请愿爱国运动。

  这是必将永载史册的一天,它肇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时过98载,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依然在一代代青年中薪火相传,也指引着新时代青年昂首阔步,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奋进向前!

  “ 五四告白:青春有你才精彩! ” 系列报道①

  薪火相传 让“五四精神”光照新时代追梦人

  4月19日,北京市东城区中学共青团员重温入团誓词示范活动在北京大学红楼举行。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王天浩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22日电(记者 李川)98年前的5月4日,古老的北京城风起云涌,一场由北京13所学校3000余名青年学生发起的游行请愿爱国运动,瞬间点燃了无数国人的救国热情。

  在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的烈烈旌旗下,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高昂斗志中,五四运动由此而生、因此而名。98年过去了,青年学生的呐喊声早已飘远在历史的天空,五四运动孕育出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至今时新一代青年中。

  4月19日,由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团少工委主办的以“不忘初心跟党走”为主题的中学共青团员重温入团誓词示范活动在北京大学红楼举行,来自东城区40余所中学的150多名师生代表重温入团誓词、高唱团歌、发表承诺,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不忘初心,砥砺逐梦。

  北京市东城区八个学区共青团员代表作出庄严承诺。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王天浩 摄

  一座红楼穿越98载 讲述五四风起云涌

  在今天北京市东城区的五四大街上,坐落着一座红砖红瓦红窗的民国时期建筑,名为“北京大学红楼”。北大红楼始建于1916年,1918年落成,最初的身份是北京大学文科、图书馆等部门的教学、办公场所。

  自1917年1月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并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后,北大红楼很快集聚了一批像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新派知识分子,成为其时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在1919年五四运动中,北大红楼成为青年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发轫所和策源地。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研究室主任陈翔介绍说,自蔡元培受命担任北大校长后,锐意改革,支持新文化运动,特意聘请当时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陈独秀和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主将,为之后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北大红楼一层展厅,专门有一件展室展放着写满标语口号的横幅和旗帜。白布铺开在桌子上,仿佛依然墨迹未干,横幅旗帜堆放在墙角和地板上,仿佛依稀听得青年学生的奔忙声。

  这里便是《新潮》杂志社的活动场所。1918年底,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发起成立新潮社,创办《新潮》杂志,并得到校长蔡元培的资金和场地支持。

  “这里是根据回忆复原的场景。五四前夕,以新潮社社员为首的北大学生,在这里制作了3000多面旗帜、横幅,准备游行。当时,罗家伦还在此起草了《北京全体学界通告》,发出‘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的呐喊。”陈翔讲道。

  就是在这里,在新文化运动的熏陶下,面对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判决,北大的青年学生怀揣着满腔的愤懑和怒火,用手中的笔写下反抗的呐喊,策划着一场将永载史册的伟大爱国运动,肇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作为五四运动的见证者,如今的北大红楼已开辟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每天迎来送往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继续讲述着其与五四运动的渊源。五四运动已过去98年,但其留下的精神却薪火不息,被一代代青年传承至今。

  北京市东城区各中学共青团员代表面向团旗庄严宣誓。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一种精神延传至今 激励青年昂首追梦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4月19日,一场以“不忘初心跟党走”为主题的中学共青团员重温入团誓词示范活动在北大红楼前举行,来自东城区40余所中学的150多名师生代表在领誓员的带领下,面对团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

  活动中,来自天永学区、北东学区、和平里学区等八个学区的共青团员代表纷纷承诺,不忘初心跟党走,以实际行动传承五四精神,践行青年应负的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

  来自天永学区的团员代表承诺道,“带头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听党话,跟党走,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团委书记董冉认为,五四将至,在五四运动的始发地北大红楼重温入团誓词,体悟五四精神,更有感染力,更能走进青年学生的内心。“五四精神中的爱国、进步,能让今天的青年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更加了解共青团是一个先进的组织,感召青年一代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陈翔认为,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这成为百年以来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当代青年要把个人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中,自觉服务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社会。”陈翔觉得,当代青年要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为此,才能真正传承五四精神的内涵。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初二年级学生景禹芃感触颇深,“当时的青年人在国难当头之日,能够挺身而出,承担起挽救民族危亡的责任,挽狂澜于既倒,令我辈深受教育。”景禹芃觉得,作为一名青年学生,能够在平时勤学善思、苦练本领、严于律己,也是一种对于五四精神的传承。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98年前,一代有志青年在国难深重之际,走上街头,力争国权、反抗屈辱,唱响了礼赞青春之歌。而今,这首赞歌依然绕梁,激励着青年在逐梦的道路上慨然前行。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北大红楼讲解员志愿服务队景禹芃在向参观者进行志愿讲解。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一种服务志愿奉献 诚勉自己砥砺他人

  因为与北大红楼相毗邻的地理位置,早在2010年,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便与北大红楼建立联系,作为该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及社会实践基地。同年,第六十五中学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讲解员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

  董冉介绍说,红楼讲解员志愿服务队是基于学校的少年先锋团校而成立的一个志愿服务组织,主要目的就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传播五四精神,开展义务讲解活动。

  “成立7年来,我校共有100多名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每一届学生固定名额在12名义务讲解员,以高年级队员传帮带的形式培养低年级队员,进行梯队建设。”董冉讲道。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初二年级学生高雨欣在初一寒假时选入志愿服务队,如今已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讲解员,负责着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蔡元培展厅的讲解部分。高雨欣说,从第一次参与实操培训开始,她就感受到了讲解的魅力。

  “我们起初以为很容易,但在培训中才发现真正能够上岗自如讲解是需要一个艰苦的训练过程,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历史知识,挖掘每件文物展品背后的故事,还要掌握讲解技巧,做到灵活应对各种情况。”高雨欣说,做到在自己的展厅是专家,在整个纪念馆是行家是对他们的基本要求。

  如今,北大红楼讲解员志愿服务队每月都会有至少两次讲解任务,并在寒暑假第一周参与讲解。成立七年来,志愿服务队共接待中外参观者万余人次。2013年,北大红楼讲解员志愿服务队获得东城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团队”,其中两名志愿讲解员还获得北京市社会大课堂成果展示金奖。

  现在,北大红楼讲解员志愿服务队已成为第六十五中学少年先锋团校的品牌项目,北大红楼也成为该校团前教育的主阵地。“依托这一教育形式,希望能够增强少先队员组织意识、增强共青团员光荣感和责任感,强化学生党、团、队组织意识的衔接工作,为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董冉谈道。

  北大红楼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底蕴,也是五四精神的发源地。仅2016年5月4日,便接待各界参观者1600多人。

  努力为青年打造志愿服务平台也成为北大红楼未来定位的一个方向。对此,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社会教育部负责人刘然表示,“我馆积极对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现阶段主要是针对东城区大中学校为主,为他们提供校外平台,能够亲身体会新文化运动历史,传承五四精神。”

  98载岁月,时光荏苒,五四精神,底色未变。今天,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青年一代更应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谱写出更加壮丽的青春之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