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中国首家膏方博物馆在山东开馆

发稿时间:2017-05-17 10:54:00 编辑:包晗(实习)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日前,我国首家膏方博物馆在山东东阿正式开馆。图为解说员为为观众讲解博物馆展品。 膏方博物馆 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517日电(记者 韩玉)在518日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我国首家膏方博物馆在山东东阿正式开馆。 

  膏方博物馆坐落在山东省东阿县中膏集团院内,由中膏集团承建,按照上古中医的核心思想进行设计施工建造,整体采用代表阴阳的黑白两色为主色调。其核心展厅采用五行布局,分设木、火、土、金、水五厅。博物馆穹顶采用人字型设计,寓意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据悉,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膏方博物馆收藏了诸多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珍贵药具,为了收集这些文物,中膏集团创始人曾凯等人煞费苦心。他们历时9年,足迹遍布16省,共收集和中医膏方相关的文物1500余件,展品有清代膏方木刻板、清代医用黄花梨算盘、清代医用象牙戥子、民国药用杵臼、清民国药用铁研船、清代细贵药材铜制铡刀、清代铜制膏方挂旗工具、元代紫釉香薰炉等。 

  曾凯说,中医收藏不仅是一种爱好,更是对中医文化的一种传承、一种情怀。膏方文化是中医文化的一个结晶,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今后,膏方博物馆将免费对外开放,希望人们能够领略到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明。 

 

曾德生医馆膏方第六代传承人在配制熬膏方所需的中药材。 膏方博物馆 供图 

  走进展厅内,一则落款为“涤生曾国藩”的题词首先映入眼帘。题词内容为:“祖德宗功千载福泽,子承孙继万年蒸尝。”这是曾国藩为好友曾德生所办的医馆所题。曾德生医馆的创始人曾传德,字德生(1809-1888年),清道光年间人,是曾子第七十代嫡孙。曾德生师从名医崔建庵,研制中医药膏方。崔建庵曾赠送给曾德生手稿真迹《妇科宗主》,传承至今,也收藏在膏方博物馆,中膏集团创始人曾凯为曾德生医馆膏方第七代传承人。 

  在博物馆的1号展厅内,一只造型精美的清代宫廷服用膏方罐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解说员说,膏方出现于秦汉时期,兴盛于明清时期。清代膏方属于宫廷御用,备受达官贵人青睐。晚清时,由于贸易和物流的发展,配置膏方所需的药材能够在全国流通,膏方才开始在民间流行。 

  随后,解说员指着清代阿胶进贡手折子解释道,手折子是清朝时进贡者进入皇宫午门的特殊“通行证”,內里的方格内可放进贡礼单。阿胶在膏方的制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所谓“无胶不成膏”。东阿县是阿胶的原产地,建国后,我国的历版药典都明确规定阿胶要用驴皮熬制。中膏集团拥有专属养驴基地,每头驴的耳朵上都戴着黄色的标牌,这相当于驴的“身份证”,用于阿胶原料驴皮溯源。 

  中国药文化研究会药食同源产业学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曹东义教授对膏方博物馆的建成大为赞赏:“水火既济结成膏,药食同源养气血。在膏方博物馆内徜徉,静感中医的博大精深,仿佛穿越于千年时空,和古人进行对话。” 

  他还指出,“膏”是雨水对土壤的恩泽作用,中医的膏方就是润泽人体的流膏,通常用于慢性病的调养。膏方文化作为中医养生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传千年,享誉万家,它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精神。膏方博物馆在道地阿胶的产地——东阿建成,有助于唤醒阿胶的历史记忆,让大众了解膏方背后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养生文化,将阿胶文化、膏方文化植根心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