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中青网评:争做创新型公务员,为更好地服务人民

发稿时间:2017-11-11 10:31:00 编辑:李晨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理性认识国考 奋斗多彩青春”系列评论之五

  201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新”是一个出镜率很高的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了明确要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在改革者蓝图擎画的时代叙事之下,要亲身经历“两个一百年”整个奋斗历程的当代青年,尤其是准备投身于公考、立志“为人民服务”的青年俊才们,更应当深谙“创新”二字对于自己人生的坐标定位和价值彰显。

  从近几年的公考题目来看,“创新”很容易就能成为申论的热点——“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频频被各个培训机构和考试达人划上重点,但它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是否被囿于答卷的表面呢?这恐怕不得而知。但可以看清现在的大背景和主旋律,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把创新放在了第一位。而在具体执行层面,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主要抓手,都是作为核心要素,贯穿了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对于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更说出:“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改革者话语中的“创新走在前列”,就是要有力争上游的姿态,而这份行动指南对那些即将进入国考的青年俊才而言,已道出了导向——争做创新型公务员必然是这个时代的大势所趋,也是为更好地服务人民的必然修为。

  要跟随理论创新的引领。理论仿佛高大上的建筑,似乎和年轻的公务员们没有直接关联。其实不然,“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进入新时代这已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宏大命题之下,必须把理论创新的指引,充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从而系统回答新时代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命题。理论创新为一切行动矗立起了光明之塔,要做一番事业的青年公务员们,跟随它的指引,就能找到自己的“初心”。如此,方能让自己工作渐入佳境。

  要认清制度创新的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具有独特优势,是人类制度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制度的中国式创新,是我们坚持以实践为基础、以理论为推进的。这种形势的认清,对于青年公务员而言,尤为重要。它不是凌空蹈虚的概念,而是要突出制度是服务社会这一个大前提,继而有的放矢——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诸多问题,制度创新必然是要“走在前列”,这种驱动力,对于扎根于基层的青年公务员来说,感受更加明显。因此,认清制度创新的形势,并把握其中的规律,是青年公务员获取“方法论”的途径之一。

  要具备科技创新的基因。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诸多时代任务,在这其中引领矩阵的,正是科技创新这一关键。青年公务员未必要对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等新技术信手拈来,但具备科技创新的基因,却又是必不可少。这基因可以不产生物化成果,但却能保证不被科技主流边缘化。最基本的说,政府要为创客精英、科技人才提供服务,在中间衔接的青年公务员就不能身处“石器时代”。

  要拥有文化创新的自信。文化创新历来都是被改革者所重视,它也是价值体系、公共服务、人民需求和体现软实力的集大成者,是考验社会管理者能力的一个重大领域。青年公务员拥有了文化创新的自信,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被不断赋予新思想、新精神、新内涵。拥有这种基础的力量,更能读懂这个时代,更能在当前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之下,形成一种螺旋向上的势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这个圭臬在各行各业都屡试不爽,但要做到要义,还需“争”的姿态。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之下,青年争做创新型公务员,是永葆不竭动力,是为更好地服务于民。说到底,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谢伟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