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烈士之子刘玉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红色基因的核心

发稿时间:2018-04-05 21:15:00 编辑:姜宁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刘光典烈士之子刘玉平参加“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第十七届青少年爱国主义网络宣传教育系列访谈节目。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45日电(记者 张群)“红色基因是什么?我认为不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核心,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相契合。”日前,在“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第十七届青少年爱国主义网络宣传教育系列访谈录制现场,刘光典烈士之子刘玉平这样说道。 

  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革命传统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全国上下各个地方都在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刘玉平以自身经历为例介绍说,近年来,除了中小学,他还多次受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延安党校、井冈山党校等部门单位邀请前往授课,回忆和讲述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1500多名隐蔽战线指战员为解放台湾而不懈努力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 

  “我现在是北京市赵登禹学校的大队辅导员,给小学生们讲革命先烈的故事,孩子们非常爱听。”刘玉平说,前几年某些网络大V用不负责任的言论抹黑革命烈士,他的父亲就是被抹黑的革命烈士之一,这令他感到十分愤怒。他认为,导致如此局面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红色教育不到位。 

  2013年,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建立,这是对上世纪50年代牺牲在台湾的一千多名烈士的深切缅怀。但是刘玉平认为,该纪念广场虽然矗立着著名烈士的雕像,但是没有具体的展示厅,很多内容无法展示,不够完善,“我们要增强硬件建设,供小学生们现场观摩,让他们知道更多英雄烈士们的事迹。硬件、软件要同时抓起来。” 

  “一方面要和诬蔑革命英烈的言行做坚决斗争,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加大对革命英烈事迹的宣传力度。”围绕保护英烈名誉,刘玉平认为在加强立法的同时,还应配套有关规章制度,出版、文化宣传、影视拍制等都应该和保护英烈的名誉结合起来。 

  刘玉平认为,红色文化传承需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刘玉平的父亲刘光典是当年被派遣到台湾的1500多名隐蔽战线指战员之一,在台湾掘地为穴坚持斗争将近四年后被捕,党组织、其家人均不知其踪迹。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刘玉平的儿子刘新宇无意中在网上浏览到一个在台湾出售的名叫《一个匪谍逃亡的故事》的小册子,故事的主人公正是其父亲刘光典。 

  刘玉平介绍说,该书记述了刘光典被国民党破获之后,如何只身一人怀着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忠心,克服各种困难的故事,“如果没有互联网,我们恐怕买不到这本书,也至今不会知道父亲的最后四年是怎么过的。” 

  “这些牺牲的烈士们不是所谓的‘匪谍’,他们都有着崇高的信仰,都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始终坚守着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中国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初心。”近年来,刘玉平一直在研究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解放台湾而牺牲在台湾的一批英烈的事迹。 

  刘玉平指出,经过认真分析、总结、归纳,他发现,这些隐蔽战线的同志们都具备着别样的内心特质——即对党、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无私奉献,坚守革命信仰的赤胆忠心;为广大人民幸福而奋斗及对战友关爱的大爱之心;淡泊名利、甘当无名英雄、不受任何诱惑的忠贞之心;经得起误解、孤独和寂寞,坚不可摧的非凡定力之心;英勇顽强、持续作战、视死如归的不屈之心;刻苦学习、苦练并掌握必备的有关技巧和知识,善于完成特殊任务的睿智之心;对敌对势力毫不留情的铁石之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