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南川80后村主任奉献乡土青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发稿时间:2020-11-27 09:53: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人民网-重庆频道

  

  工作中的杜寅霞。 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重庆11月26日电 “我从风吹村走出去,理应回乡尽自己所能,与乡亲们共同探索致富道路。”近日,南川区三泉镇风吹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杜寅霞被授予“2020年度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从大学毕业回到农村至今的十余年间,杜寅霞用她的乡土青春,带领风吹村走向光明未来。

  大学毕业返乡支援

  “霞霞得奖,实至名归!”当得知杜寅霞被评为“2020年度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时,风吹村的村民们表现得比杜寅霞更兴奋。

  杜寅霞是风吹村本地人。在她求学期间,风吹村十分贫穷,让人看不到希望。杜寅霞说,那时的风吹村基础设施很差,全村只有一条3米宽的机耕道,还是费了大劲儿修的,其余全是土路。

  基础设施的落后,阻碍了村落发展的进程。村里毫无产业可言,村民们靠种地自给自足,偶尔肩挑农产品徒步几小时去集市售卖是村民们唯一的收入来源。相亲受限、娶不到媳妇儿的现象在风吹村普遍存在。

  大学毕业的杜寅霞决定回到村里。父母不理解:“好不容易供了个大学生出来,结果又回到农村来,一辈子都看不到头。”

  朋友也极力劝她:“在城里随便找个工作,哪个不比在村里强?”

  但杜寅霞对风吹村以及看着她长大的村民们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她依然决定留在风吹村。这一留,就是十几年。

  瞄准商机引导村民修建农家乐

  风吹村等来了脱贫攻坚战的春风。随后几年间,村里开始修建第一条对外连接的道路,之后又硬化了33公里的通村路,出行难不再是村民们的“痛点”。

  交通便利后,村民住房条件也得到改善。脱贫攻坚以来,风吹村已改造147户房屋,占全村的三分之一。同时,饮水、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也大为改观。

  一路通,百业兴。临近南川金佛山的风吹村近年来迎来了不少外地游客、骑行者、项目施工队等。人到此处,也带来了吃饭、住宿需求。为顺应市场发展,杜寅霞及村委会经过调研,决定说服、帮助符合条件的村民开办农家乐,扩宽村民增收渠道。

  潘长友便是风吹村第一家农家乐的老板。“要不是霞霞一直帮助我,这个钱我挣不到。”潘长友说。

  作为一个老实巴交的务农人,潘长友从没想过依靠其他渠道赚钱。当村里鼓励他修建农家乐时,他处处担心。加之修建农家乐需要做一系列繁琐工作,潘长友选择了婉拒。

  于是,杜寅霞多番向潘长友及其家人做思想工作,并帮其代办各类手续,解答潘长友在修建农家乐时的疑问,终于风吹村第一家农家乐落成。

  近几年,农家乐生意越来越红火。潘长友通过盛夏时接待避暑游客、平日接待附近施工工人等,最多时一月可收入一万多元。信心倍增的潘长友也不再忧心忡忡,而是主动买来餐桌桌布,硬化院坝,安装路灯等,以更积极的姿态迎接消费者的到来。

  如今,小小的风吹村又多了几家农家乐,村里的“土货”也开始走俏,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知心姐姐”纾困解难

  多年共同奋进,现在的杜寅霞不仅是村民们看着长大的“霞霞”,更是生活中的“知心姐姐”。

  风吹村贫困户韦某是残疾人,丈夫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在村里晚熟李基地耕作道建设过程中,韦某连续三次跑到施工现场阻止施工,甚至破坏建好的产业道。杜寅霞赶到现场,问她是什么原因,她也不说。无奈之下,杜寅霞只有先耐心劝说韦某并将其送回家。

  为了弄清楚韦某闹事的原因,杜寅霞打电话叫回了她儿子,并来到她家共同劝说韦某。

  在厨房,杜寅霞和正在烧火做饭的韦某聊了起来。杜寅霞看出,儿子的归来,韦某减少了对自己的排斥,还让她靠近一点烤火。

  通过更深入地交流,杜寅霞才明白韦某作为一名贫困留守妇女,常年一个人在家,内心渴望被关心、被关注。

  找到了“症结”,杜寅霞首先给她普法,让她认识自己的错误,然后叮嘱她儿子要经常打电话给妈妈,嘘寒问暖,且常回家看看。经过多次交流,韦某把杜寅霞当成了知心人,常与杜寅霞谈心。

  “虽然付出许多艰辛和汗水,但是能收获大家的信任,我很知足。”杜寅霞说。(刘政宁、谢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