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轧钢状元

发稿时间:2021-06-11 10:45: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北京日报

  首钢京唐车间

  七八十平方米的控制室里,十几台显示屏悬在半空。显示屏上一片热火朝天:钢坯从轧机一端送入,在滚滚烈焰中变薄变实,转眼间成为相应规格的带钢产品。

  这一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被镜头捕获,传送到控制室里,任何细微异常都逃不过工作人员的火眼金睛。他们目不转睛盯着电脑,时不时抬头看看屏幕,低头按下台面上的按钮,偶尔小声交流几句。在他们的蓝色工作服上,左胸口处红色的“首钢京唐”几个字格外打眼。

  一名年轻人,手里捧着笔记本,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认真看仔细记……

  发生在13年前的这一幕,永远定格在了荣彦明的脑海里。那时,这个整天笔记本不离手的小伙子,还是一名刚入职的新人。对刚刚21岁、初出茅庐的他来说,小小的按钮上,有太多的疑惑和未知,他为此着迷,又有些恐慌。

  13年的时光转瞬滑过,当时的年轻人变成了坐在操控台前的“老师傅”。与轧机生产线朝夕相伴的时光,淡去了最初的兴奋与惶恐,化成一座座奖杯、一项项荣誉:22岁就被评为首钢京唐公司“青年创新标兵”,25岁获得“首钢技术能手”称号,27岁当上“首钢劳动模范”,28岁成了“北京市劳动模范”,33岁当选“全国劳动模范”。

  作为一名精轧操作工,轧最好的钢,以自己的技能报国,是他矢志不渝的追求。

  荣彦明在自己的创新工作室前

  笨办法成就“活字典”

  70个按钮,2000多个热轧专业单词——这是首钢京唐公司给热轧作业部顶岗实习生荣彦明出的第一份“考卷”。面对这份考卷,荣彦明有点儿蒙。在大学里学习材料工程专业出身,大二时经过选拔就进入了首钢京唐定向培养的轧钢班,对轧制的理论,他心里门儿清;可提起操作,他却有些生疏。

  这确实是个“超纲题”。要知道,他被分配到的可是当时正在建设的2250热轧生产线,设备是进口的,工艺技术、控制系统都是公司里最一流的。

  荣彦明有点儿打怵,但是又有点儿兴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一工作就能接触到这么先进的生产线。怎样才能快速上手呢?他的师傅传授了个笨办法:记笔记。

  荣彦明是学徒里最听话好学的。从此,一支笔、一个能揣到兜里的小记事本,成了他上岗时的标配。翻看十多年前的笔记,红色、蓝色、黑色的字迹整整齐齐,三角形、方框、下划线等形形色色的标记让重点内容一目了然:“切记!切记!切记!自己不清楚的动作一定不要乱动!”“做完每一步之后都要确认信号”“轧机上的小长方形为黄色,轧机停,绿色为主轴已对位,灰色为转动”……操作要点、经验提醒,都藏在了这一笔一画中。

  那么紧张的操作现场,笔记怎么还能如此精致?其实,这并不是笔记最初的模样。荣彦明说,他现场用的是一个小本,用着方便,但记下的字迹也比较潦草;下班后,他会把内容重新整理到一个大本上,同时记下自己的收获和思考。每个月,他还会再回头,反思、验证当时的思考。

  这样的习惯,他一直没有放弃,30多本写得密密麻麻的本子,记录了他的青春和坚持。直到今天,他依然笔和本不离身,只不过把整理和思考搬到了电脑上。

  成长是对坚持最好的回报。不到一年,荣彦明就上了手。70个按钮的功能、2000多个热轧专业单词了然于胸。面对师傅有意无意的发问,他总能对答如流,针对异常情况也总是能快速做出正确反应。2009年初,他开始独立顶岗,成为一名真正的精轧工,在2250热轧生产线上一待就是8年。

  攻克的一个个难关成为他成长路上的独特印记。一次生产时,荣彦明发现,板材在经过2号轧机出口后,下表面会留下划伤痕迹。这是怎么回事儿?荣彦明想到可能是板材的下表面与轧机接触太近,但是对轧机的接触部位进行打磨后,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原因找不到,整条生产线就要停工,荣彦明很着急。问题装在脑子里,上班、下班、吃饭、睡前,一刻也放不下。有次吃饭时,他突然来了灵感:打磨不行,为何不把出口处的活套装置做个提升呢?荣彦明将想法细化后,给厂长发了邮件。厂长很快回复,让年轻人放手一搏。

  收到回信,荣彦明很兴奋。但兴奋过后,很快又冷静下来。思路有了,要确定的细节还有很多。活套装置提升多高?其他配套要做什么相应调整?这些都要经过反复的试验。为此,他和同事们制作了不同厚度的垫块,胆大心细,不断尝试,终于确定了活套装置提升的最佳高度和角度,难题迎刃而解。这也成了他人生中申报的第一项专利。

  荣彦明还擅长从细节中发现事故端倪。一次,在对轧机进行换辊操作投放冷却水时,荣彦明注意到,水滴到辊上立即汽化了。用工具测温发现,这个辊的温度已超过100℃。“辊温如果超过75℃,就会报警,那天润滑油流通不畅,热油没有即时回到油箱,而警报器也出了故障。”

  由于发现及时,一场烧辊的事故得以避免。荣彦明说,如果发生事故,可能会引发设备损毁,钢坯报废,长时间停产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绳锯木断,厚积薄发。2014年,荣彦明成了北京市轧钢比武状元。几年间,他主编和参与编制了34个精轧标准化操作手册,涉及1000多个标准化作业控制点。大伙只要有拿不准、吃不透的操作问题,都会找荣彦明,他成了轧钢操作的“活字典”。

  为了0.29%的提升

  浇铸好的钢坯通常有230毫米厚,通过粗轧轧到29到60毫米,精轧工要将粗轧后的钢进一步轧制到25.4毫米以下的厚度。业内人士有个共识,热轧生产有两难:一厚一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轧厚板材,表层和中部金属结构组织难均匀;轧薄板材,板型难控易轧废。

  而2250热轧机实现了轧制厚度从最薄1.2毫米到最厚25.4毫米的全覆盖,被誉为“万能轧机”。荣彦明也在这毫厘间的差别上,不断打磨细节,精益求精。

  中石油中俄东线X80管线钢,厚度为21.4毫米,技术参数十分苛刻,需要在-30℃以下的环境里进行落锤冲击实验,要求冲击力为4500吨时不发生脆裂。生产操作中,荣彦明严格控制精轧入口板坯温度,细致调整,使轧制力、电流等达到设备设计的最佳极限值,轧制的板材内外部金属结构组织均匀,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某薄规格防爆钢,厚度仅1.6毫米,宽度却达到1175毫米——宽厚比越大,轧制时板坯越容易跑偏,轧制的精准度越难控制。荣彦明和团队成员通过控制板坯头、板坯尾温度,采用快冷技术、增大变形抗力等组合拳,避免了板材轧制跑偏、起浪、甩尾和堆钢等问题,轧制实验一举成功,填补了国内同型号热轧产品生产的空白。

  荣彦明在同事间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哪里有难轧的钢,哪里就有荣彦明的身影。他的技能也越来越精湛,高强度汽车用钢、集装箱板、汽车外板……多种规格产品的首次亮相,都经自他的手;有的产品还拿下中国冶金钢铁企业特优质量奖。

  在荣彦明的信念里,不仅要轧出最好的钢,还要轧好每一块钢。

  成材率,是钢铁行业的专用术语,指的是生产出合格产品的重量与所使用的板坯质量的比率。对于钢铁厂来说,正常的成材率在95%到97%之间。不过,荣彦明和团队的追求远不止于此。“成材率每有新突破,就又能给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马口铁冷轧板薄如蝉翼,用于制作可口可乐等饮料易拉罐,被世界冶金业内人士誉为“钢铁之花”。该产品对板面质量要求十分严格,哪怕出现针尖大的细眼,厂家都要退货罚款。这个任务交到了2250热轧生产线上,几经努力,生产团队将成材率逐步稳定在了98%左右。

  成材率攀升到98%,已是国内先进水平,再往上提升,就像在优秀运动员100米冲刺成绩上再提高0.1秒,难度可想而知。荣彦明不止步。他解释,成材率的高低由很多环节决定,比如加热、轧制、卷曲等;就他所在的精轧环节来说,要想提高成材率,一方面要细盯参数,提高轧制稳定性,降低废品率;另外也要合理投入,使用工艺水等保证产品的表面质量。

  荣彦明从细节入手。笔和本不离身,随时把板材轧制中的温度、压力、除磷、板型等变化,一一记录下来;下班回到家,再对记下的问题逐个分析,仔细参悟。在板材轧制间歇,他蹲在生产线旁边,用强光手电照射,用手心触摸钢板,用面巾纸擦拭轧辊,去除针鼻儿般微小的氧化铁渣。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荣彦明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轧制薄规格马口铁冷轧基料的操作日渐精进,成品卷轧废率、质量缺陷率、客户不满度等锐减,成材率再次爬坡上升0.29%,每年可增加效益1260万元,制造成本降低到每吨178元,达到国内钢厂领先水平。

  从学榜样到成为榜样

  2018年,荣彦明迎来了新挑战。首钢京唐公司建设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多模式全连续铸轧生产线——MCCR。集科技性、创新性、集约性于一体的MCCR生产线具有天然的工艺和技术优势,200多米长的生产线集成了1000多米常规生产线的功能,流程紧凑,布局更为优化。

  困难和挑战也显而易见。其300多万个零部件全部刚性连接,哪怕一个螺栓松了、0.01毫米的操作误差都会导致生产事故,全线停产。由于是世界首条,毫无经验可借鉴,调试过程异常艰辛。荣彦明成为拓荒队成员之一,“干了这么多年,轧了好几万吨钢,依然碰到很多之前没遇到过的问题,许多解题方法需要突破性的思考。”

  一个个调试细节让荣彦明终生难忘。比如,调试第一块半无头板坯时,攻坚团队依据外方厂家的专家给出的控制时序进行模拟测试,始终没有成功。从下午到次日凌晨,8个多小时的屡战屡败,让外方专家与攻坚团队成员都处在一片焦虑中。

  根据自己长达10年的轧钢经验,结合生产线特点,荣彦明与自动化专家反复计算推理后,得出了一套不同的控制参数。对于荣彦明的意见,外方专家不以为然,坚持原有的控制时序。可荣彦明没有放弃,他找到外方负责人反复沟通,最终获得尝试机会:在所有人期盼的目光中,第一块半无头板坯轧制成功。曾经一直很强势的外方专家,也对荣彦明竖起了大拇指。

  伴随着疫情形势的紧张,参与现场调试的外方专家全部撤离回国,这无疑让调试工作雪上加霜。外界的质疑声开始大了起来。然而,面对压力和质疑,荣彦明和团队成员们并不气馁,从零开始,从问题出发,一步一个脚印。

  无头轧制是MCCR生产线带来的又一全新的生产模式。和传统生产方式相比,无头轧制减少了产品在精轧机组穿带和甩尾的环节,产品在恒定的张力条件下轧制,因此其头尾的几何精度和板型不良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力学性能更均匀。

  然而,调试时由于控制方式不合理,板坯频频跑偏,整个调试陷入停滞。荣彦明怀疑,这与其中的关键设备“感应加热器”有关。但是,当把问题反馈给外方时,外方专家却坚持认为失败与感应加热器无关。

  荣彦明不迷信权威。他蹲守在感应加热器旁观察分析,对控制程序一点一点排查,终于找到了板坯跑偏事故与感应加热器之间的关联,带领团队奋战36小时,采取控制上下线圈重合度及限制加热功率等措施,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日子里,为了吃透每一个技术细节,荣彦明与同事们夜以继日扑在生产线上,研究摸索,反复尝试。白天盯在现场,保证设备稳定,晚上对调试方案反复斟酌甚至推倒重来,24小时连轴转更是家常便饭。最终快速变厚控制、负荷分配等一系列外方专家都难以破解的技术难题,被他们逐一攻克,生产线运行趋于稳定。2020年6月,MCCR生产线完成达产目标,7月全面盈利,8月实现产量、效益双突破。

  在驾驭世界首条多模式全连续铸轧生产线的征途中,荣彦明和首钢京唐共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不过,荣彦明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团队整体技术实力的提升对于完全驾驭新生产线至关重要。他想发挥引领作用,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人。

  因为,他曾亲身感受过榜样的力量。

  那是10年前,荣彦明遇到了职业发展的瓶颈,对自己作为一线工人的未来倍感迷茫。这时,他从同事口中听到了刘宏的名字,她是全国闻名的“女焊花”,首钢总公司技术研究院首席技能操作专家。同为一线工人,别人是如何成就自我、不断突破的呢?荣彦明有了方向,内心的声音告诉他,自己也想成为像刘宏一样的人。

  “毕业参加工作,恰逢其时,正赶上首钢搬迁调整、走出北京,成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锋队。”荣彦明说,在首钢京唐的平台上,他用十几年的时间积累了别人可能要花上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才能拥有的经验,如何让更多的人从这些经验中受益,是他面临的新课题。

  于是,他编规程、定制度,班上练操作、班下补功课,为了加快MCCR轧钢人才培养,荣彦明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同事,培养了11名优秀的轧钢工。2020年,荣彦明创新工作室落成。多媒体教学设备、3D虚拟操作、3D全景模型展示……现代化、智能化的教学设备让荣彦明在人才培养和经验传承上如虎添翼。

  新时代赋予新担当。荣彦明正带领团队,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追求极致,探索未知,填补空白,为钢铁强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