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出重磅文章 力推高校共青团融入“大思政”战略
发稿时间:2017-01-26 11:46: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中国青年网
《人民日报》截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26日电(记者 岳巍) 1月26日,《人民日报》第9版头条位置刊发了题为《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文章。
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共青团干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强调要注重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重视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以文化人和实践育人。与此同时,他指出,学生在高校生活,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就好比小麦的灌浆期。团学干部必须有化人育人的本事,促进学生“灌浆”灌得饱满。
对此,该文提出,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高校共青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巨大动力。而“灌浆”工作也必将成为高校共青团,乃至全团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文章中,中国青年网记者还注意到有关“一心双环”工作格局的制度设计。该文称,“与我国高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适应,高校团学组织逐步探索形成了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工作格局”,“一心双环”指的是以共青团组织为枢纽和中心,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
据了解,全文立足我国“大思政”的战略定位和工作格局,总结了共青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思考与实践,并就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生力军作用从“切实增强使命自觉”“切实推进改革创新”“切实提升能力水平”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文章称,在“大思政”格局中,共青团服从服务于教育教学大局,辅助配合教育教学部门和教师培养人,是战略配合者;但在广阔的课外空间以及网络空间,高校共青团可以为学生提供自觉、自主、自育成长的平台载体,提供组织归属和组织化成长空间,拥有着可为、能为、应为的广阔天地,又是服务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主角。
因此,共青团要引领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中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争当“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要着眼于促进高校共青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提升服务引领学生、服务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积极借鉴第一课堂的模式做法,建立健全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引导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客观实践构建好自己的主观世界。
文章认为,当前,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信息来源地和思想集散地,深刻重塑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往、思维方式。赢得互联网就赢得了学生,丢掉互联网就丢掉了学生。因此,高校团组织在工作中要善于运用网络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将思想政治工作如“盐”一般溶解于团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像吃食物一样自然而然地吸收,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国内各种矛盾和热点问题叠加出现,这些都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文章指出,团学干部身处高校这一重要斗争领域,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同错误的思潮、同触碰政治底线的行为作斗争。尤其在网络舆论斗争中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亮剑发声,善于动真碰硬,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以下为全文:
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大思政”战略定位和工作格局的正式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站在统驭运筹党执政全局的战略高度和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时代前沿,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将共青团干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强调要注重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重视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以文化人和实践育人,这些重要论述为高校共青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巨大动力。高校共青团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围绕中心大局、突出自身优势,奋发进取,勇于担当,干在实处,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
切实增强使命自觉
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及其指导下的学生会组织认真履行团结凝聚广大同学听党话、跟党走的使命责任,为大学生成长成才、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工作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共青团要自觉将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切实增强自身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提升为党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深刻认识团学组织制度设计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与我国高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适应,高校团学组织逐步探索形成了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工作格局,即以共青团组织为枢纽和中心,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这一制度设计充分体现了长期以来高校团学工作的积累,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好、贯彻好。
深刻认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共青团的本职主业。党中央要求共青团牢牢把握我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坚定广大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高校共青团要始终牢记党的要求,把握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把握好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学生群众基础这一政治责任,把握好围绕高校中心工作、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大局这一工作主线,坚定不移地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自身的本职主业,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红线贯穿于团学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力以赴为党立德树人。
深刻认识高校团学组织在“大思政”格局中的独特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大思政”格局中,共青团服从服务于教育教学大局,辅助配合教育教学部门和教师培养人,是战略配合者;但在广阔的课外空间以及网络空间,高校共青团可以为学生提供自觉、自主、自育成长的平台载体,提供组织归属和组织化成长空间,拥有着可为、能为、应为的广阔天地,又是服务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主角。高校共青团要找准自身定位,认清自身优势,在“大思政”格局中充分发挥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