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社区”:地下室里有乾坤
发稿时间:2017-02-22 14:22:00 编辑:方元(实习) 来源: 新华社
2月15日,一位小朋友走过通往“地瓜社区”的指示箭头,“地瓜社区”就位于箭头指示的方向。在北京,有个叫“地瓜社区”的地方,位于朝阳区安苑北里19号楼地下二层,共计560多平方米。虽然“身处”地下,这个地下室却大不同——灯光明亮、空气清新、功能齐全。2015年前,这里还是个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随着亚运村街道对这片地下空间清退腾空并引入“地瓜社区”项目团队进行改造,这里不仅旧貌换新颜,还成为街道社区居民互相交流、增进友谊的平台。 “地瓜社区”安装了新风系统,地下空间被划分为几个功能区——处于中间的是共享客厅,社区居民可以免费在这里会客、阅览、休息;围绕共享客厅有“台灯书房”、“图书馆”、“社动健身”、“共享玩具”、“私人影院”、“邻里茶吧”、“创享教室”等功能区。功能区的设置由社区居民投票而定,社区居民只需支付很少的费用,就能租用房间。地瓜社区CEO周科介绍说,“地瓜社区”致力于帮助社区居民用自己的技能为社区提供服务,形成一种平等、温暖、好玩的社区共享文化,重新连接邻里关系。自从2016年3月正式运营以来,“地瓜社区”吸引了安苑北里社区众多居民。老年人来这里会客、唱京剧;学生们在这里写作业、学围棋、办生日聚会;年轻人在这里健身、看电影;一家人或几家人在这里举办亲子聚会。在“地瓜社区”,居民们捐赠茶叶、书籍和海报,不少平时不参加社区活动的居民通过分享与付出,认识了邻居,得到了认可。目前,“地瓜社区”的“邻里茶吧”共收到了40多位居民捐赠的茶叶,“图书馆”收到居民捐赠的图书200多本。“地瓜社区”还不定期举办活动,吸引中青年参与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 “地瓜社区”这个概念是设计师周子书2014年提出来的,他希望把社区变成一个共享空间。2015年,他的“地瓜社区”概念受到了天使投资人和政府的关注,亚运村街道办事处提供了安苑北里19号楼地下室作为改造项目。经过对地下空间一年的改造,周子书实现了设计初衷,“地瓜社区”也获得了2016年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月15日,一位参观者在“地瓜社区”的图书馆内参观阅读安苑北里小区居民捐赠的书籍。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月15日,一位参观者在“地瓜社区”的共享客厅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月16日,一位安苑北里小区的居民带着小孙子在“地瓜社区”共享客厅看书。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月15日,一位参观者在参观“地瓜社区”内的“台灯书房”和“私人影院”功能区。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月15日,一位小朋友在“地瓜社区”内玩耍,左侧墙上挂着的是一位居民的摄影作品,右边是“地瓜社区”小年夜活动大家写的福字。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月16日拍摄的位于“地瓜社区”内的“邻里茶吧”,墙上的茶叶都是来自小区居民的捐赠,这里的规则是如果捐茶,就可以在这里免费喝茶。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月16日,一位安苑北里小区的居民带着小朋友在这里学习绘画。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月16日,在“地瓜社区”的创享教室里,一位安苑北里小区居民带自己的孩子和社区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学英语。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月15日,几位安苑北里小区的居民带着小朋友在“地瓜社区”里的健身房参观玩耍。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月15日,几位居住在附近的学生在“地瓜社区”的共享客厅里聊天。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月15日,几位参观者在“地瓜社区”参观。墙上的“福”字来自“地瓜社区”小年夜的活动,房间里悬空的是通风管道。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改造前的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19号楼地下二层地下室。(亚运村街道办事处提供)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月16日,在“地瓜社区”的创享教室里,一位安苑北里小区居民带自己的孩子和社区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学英语。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月16日,在“地瓜社区”的创享教室里,安苑北里小区的几位小朋友在自发成立的儿童托管兴趣班做游戏、学英语。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