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八一致敬抗战老兵:苍苍白发,熠熠勋章

发稿时间:2017-08-01 14:23:00 编辑:张文慧(实习)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他们是历史,也是现在。

  有这样一群人,为了保卫祖国,抵御外辱,他们背井离乡,从此踏上铁血军魂之路。血与火的洗礼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是伤痕亦是勋章。而今祖国繁荣昌盛,而你,还记得已过耄耋之年的他们吗?

  陈廷儒

  陈廷儒,江苏涟水人,1914年1月出生,1939年9月入伍,1942年9月入党,历经大小战役战斗百余次,先后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2015年9月3日,已是102岁高龄的陈廷儒,作为抗战老兵代表,参加了举世瞩目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并因为年龄最长,被安排在老兵方阵第一车、第一排、第一座,受到了广泛关注。2017年4月27日凌晨,陈廷儒老人安详离世,享年104岁。

  

 

 

  据陈廷儒的大儿子陈晓军回忆,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平常很少提起他之前参加战争的往事,就是从父亲参加完15年阅兵之后,才偶尔和儿孙辈聊聊往昔与那些鲜为人知的峥嵘岁月。“父亲走的时候很安详,他这一辈子都为国家为人民贡献了,也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遗憾了。”陈晓军说,从小父亲就教育我们要成为正直、坚强、独立的人,尤其做人要自律。

  史保东

  史保东,192610月出生在江苏泰兴,14岁起就加入了新四军的队伍,抗战时期随部队南征北战,开辟了江宝高一分区,兴化、东台二分区等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反清乡、反扫荡和对日伪大反攻等数十次战斗战役。2015年阅兵时,史保东被邀请到天安门城楼上观礼,89岁高龄的史保东老人全程起立敬军礼,令电视机前观众们动容。

  

  

  战场上,史保东全身曾多次负伤。其中,在1944年的大岗战斗(兴化与盐城交界)中,因封堵日军的下乡扫荡未能成功,史保东在撤退途中被日军三八式步枪击中,肺部被子弹从背后打穿,他依旧顽强的活了下来。1942年,在兴化县龙王庙村,史保东所在的新四军部队受到日军的围攻。面对人数众多的敌军,战士们利用有利地形,与日军在一天内进行了两次战斗,打了一场以少胜多的伏击战。

  鞠长裕

  1925年出生,南通如皋人。15岁时帮助游击队打鬼子,16岁参加新四军,荣立三等功三次四等功四次。1955年,从部队转业,先后在宿迁人民医院、如皋市人民医院、如皋市中医院工作。

  

   

  鞠长裕是一名始终在前线工作的军医,跟随部队一同出生入死,也见证了战友们不畏环境艰苦,依旧顽强奋战保家卫国的各种感人瞬间。现在老人忆起往昔,依旧感慨万分。2015年阅兵的时候,91岁高龄的鞠长裕老人坐在电视机前,认真看着阅兵仪式,看到与自己同龄的老兵在观礼现场,老人向着电视敬了军礼

  

  胡远树

  胡远树,革命烈士胡铮的儿子,在父亲的带领和教导下也积极投身革命事业。2016年4月,八十多岁高龄的胡远树来到了央视《等着我》,寻找他当年的救命恩人——当时国民党的教官胡晓章,老先生健在,九十三岁,思维清晰、声音铿锵有力。两位长者在现场相认,场面感人。

  

  

  在一次战斗中,胡远树一家被敌人俘虏,并关押进监狱。不久后,父亲胡铮被迫害英勇就义。当时的国民党教官胡晓章厌恶国民党部队的行径,很同情胡远树一家,便悄悄地将胡远树等人释放了。此后,胡远树继承父亲的革命事业,继续参加战斗,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杰出贡献。胡远树说,胡晓章不仅救了自己的命,也给了他继承父志,继续革命的机会。

  

  更多的为新中国的独立自强奋斗终身的革命战士,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战场,今年祖国的繁荣富强,离不开这些革命战士的艰苦付出。在烽火年代,他们用生命为我们书写传奇,在今天,我们致敬抗战老兵,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将他们的革命精神继续传承。

  

  

  来源:综合自人民网 中国新闻网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