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三号”试验性应用首潜归来 带回了哪些深海秘密
发稿时间:2018-04-27 07:27:00 编辑:李晨 来源: 新华社
4月24日,科考队员在布放“潜龙三号”,从母船将其放入水中。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新华社“大洋一号”4月26日电(记者刘诗平)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25日在南海北部陆坡东沙西南海域顺利完成试验性应用第一潜。近底调查26小时、航程84公里,“潜龙三号”带回了哪些深海秘密?
从24日6时55分入水,“潜龙三号”不到半小时抵达海底,开始航行作业,到25日9时18分结束航行,9时56分浮出水面,“潜龙三号”带回了数千张拍自水下1400米左右的海底照片,看到了比较丰富的深海生物、斑状菌席和疑似冷泉碳酸盐岩,并探测到近底水体存在甲烷浓度异常。
“‘潜龙三号’确实是深海调查测量的利器,它极大地解放了船上科考人员的劳动力。过去海上很多调查是‘苦力型’的,有了‘潜龙三号’,有了AUV(自主潜水器),海上科考从‘苦力型’向‘智慧型’进行了华丽转变。”“大洋一号”船综合海试B航段领队韩喜球说。
韩喜球将“潜龙三号”在试验性应用第一潜中的作业形容为“察言、观色和嗅味”。“察言”指“潜龙三号”在离底150米的高度,对海底地形地貌进行扫测;“观色”是指在离底5米左右的高度,对海底进行照相;“嗅味”是指对水体多种参数的异常进行探测。
韩喜球表示,分析“潜龙三号”带回的数据资料和照片,有迹象表明东沙西南陆坡上存在甲烷自然渗漏现象。海底甲烷自然渗漏可能与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存在关联。有可燃冰的区域往往在海底断裂附近有富甲烷流体的溢出,这股来自海底深部的流体由于与背景海水的温度相近,也称冷泉。
可燃冰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化合物,在南海北部陆坡一带,已经发现有大量可燃冰分布。由于甲烷的温室效应远甚于二氧化碳,如果海底甲烷大量进入大气将使全球气候变暖加速。
韩喜球说,这次探测范围有限,没能找到活动的冷泉区,也没有发现贻贝、铠甲虾等典型的化能生物群落,但拍摄到了白色的斑点状菌席,说明调查区域海底甲烷渗漏不显著,但不排除附近存在冷泉喷口。
“潜龙三号”拍摄到了大量正常海洋环境常见的深海生物。记者检索这些照片看到,这里的底栖生物群落以海参、海星等棘皮动物为主,有不同种类的鱼、虾,没有发现珊瑚等硬基底固着生物。
研究海洋生物多年的“大洋一号”船综合海试B航段首席助理孙栋表示,本海域以软质沉积物为主,底栖生物群落未发现明显的贻贝、铠甲虾等冷泉指示生物,可能是泄漏的甲烷量不足以供养大量的、冷泉区典型的化能合成底栖生物群落,也可能是这里存在冷泉底栖生物群落,但是面积较小,照相测线恰好没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