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中共四大纪念馆两千余名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达两万小时,接待观众十八万人次
用青少年喜闻乐见方式讲好红色故事

发稿时间:2021-06-15 10:10: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文汇报

  本报记者 单颖文

  学生、空姐、消防员、革命后代……中共四大纪念馆的志愿讲解员来自各行各业,年龄跨度为7岁至90多岁。这些经过层层筛选的志愿者,由于兴趣特长、社会阅历等不同,在讲解中凸显个人风格的同时,也让对于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段历史的讲述不断“出圈”。

  “在服务中成长,在成长中凝聚,在凝聚中发挥更大的为人民服务的力量。”这是中共四大纪念馆志愿服务工作的主题。中共四大纪念馆2012年落成开馆之初,即与虹口消防中队签约共建,成立了第一支由10余名消防官兵组成的宣讲志愿服务队。时至今日,纪念馆已先后招募2000余名志愿者,服务总时长达2万小时,共接待观众18万人次。

  今年5月31日,整修一新的中共四大纪念馆重新开馆当日,在原有多支宣讲志愿服务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力量之源”志愿服务总队,以特色志愿服务为抓手,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力量之源”。

  上岗前严格考核,服务中讲出个人特色

  去年8月,中国东方航空客舱服务部“凌燕”青年讲师团参与中共四大纪念馆志愿讲解工作。此前,客舱部先从5000余名员工中挑选了50名空姐空少,到纪念馆接受专业培训。经过两个月的准备,纪念馆对志愿者一一考核打分,最终选出36人。

  今年重新开馆后,由于调整较大,“凌燕”青年讲师团提前一个月准备讲解词、熟悉新动线和新展陈。讲师团成员张语桐说,由于从事服务行业,让她更专注提升用户体验。踩点时她发现,介绍中共四大筹备与召开的第一个展厅面积较小,展陈则涉及三面墙,如果都站到跟前去讲解,不仅显得琐碎,而且观众容易混乱。在她看来,与介绍会址附近街景、还原代表走向会场的两块多媒体屏相比,另一面墙上放大的两封党中央来信更重要:一封是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召开四大的通知,落款是由毛泽东亲笔签署的“锺英”;另一封是告知各地,四大将于1924年11月15日召开的通知,后因革命形式急剧变动延期至1925年召开。张语桐反复走位,最终确定先在一处站定,通过手势引导观众关注两块屏上的画面,再侧身向“两封信”处走两三步,“一静一动”让观众的注意力再次集中,聚焦到信上,从而讲好四大的召开背景。她的这一方案很快得到推广。

  拉长服务“战线”,把红色往事说给更多人听

  纪念馆副厅中,有个根据塘沽路62号秘密电台搭起的模型,这处电台的守护者是中共地下党员叶人龙。2016年,叶人龙的儿子叶晓明退休,以社区居民志愿者的身份“加盟”纪念馆。靠着家人们偶尔提及的过往以及翻阅红色档案,他慢慢拼凑起电台往事,并写下《昆台的故事》发表在媒体上。在纪念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让更多人了解这段隐蔽战线上的故事。

  重新开馆前,33名中小学生收到了纪念馆“小红花”志愿讲解员团队录取通知。纪念馆从中选出9人排演了5分钟的情景剧《力量之源》,在场景厅中还原中共四大召开情景,让孩子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让观众更直观地“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市西初级中学初一学生呙泰梓,在《力量之源》情景剧中出演陈独秀。成为中共四大纪念馆志愿者后,他主动查阅历史资料,在班会课上与同学们分享四大故事,带动十余名同学一起报名成为红色场馆志愿者。

  去年起,中共四大纪念馆通过邀请一批专业志愿者,积极引导青年尤其是90后、00后更好地学党史。目前,纪念馆已入驻哔哩哔哩(B站)、抖音等热门视频平台,推出“力量之源·红色100”专栏,以馆内“工农联盟”主题雕塑为原型发布Q版人物盲盒,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共四大和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