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浙江“95后”调车员:我在湖州西站“钩”火车

发稿时间:2022-11-24 09:54: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中国新闻网

  铁道上的陈晔 伊凡 摄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中新网湖州11月23日电(施紫楠 姚玲利)浙江湖州西站,集装箱整齐排列,装载上车,准备发往上海芦潮港或浙江宁波穿山港。陈晔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货物与列车间。

  1995年出生的陈晔,是湖州西站的一名调车员。他介绍自己的职业是“穿针引线”的“钩子手”,也是铁路系统上“看不见的守护者”。

  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陈晔当时是误打误撞进入铁路系统,对火车完全不熟悉,更别说研究它身上的各种设备,“一打听同批进来的以及工作多年的同事基本都是专业对口,隐形的压力涌上来。”

  陈晔正在工作 伊凡 摄

  陈晔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此后,他跟着师父一点一点学,熟记每个作业环节、动作和要求,反复翻阅调车规章和作业指导书,遇到不理解的注意事项和作业用语,就追在师父身后请教。

  “那时,我有一个小本子,作业中遇到问题就记下来,再利用作业间隙翻阅资料、学习规章知识。”陈晔说。

  湖州西站是车间级管理,规模较大。调车员队伍中最大的51岁,最小的24岁。工作5年后,陈晔已是团队里的佼佼者,在各调车职业技能竞赛上获得奖项。

  “起初,我对这里的一切只有一个感觉:陌生。但是现在,我对调车员的工作就两个字:熟练。”拿上信号灯、对讲呼叫设备、记录仪等,陈晔在胸口口袋处别上调车作业通知单,向着调车场出发。

  百来次上下车、弯腰、站起,攀上、跳下、摘管、排风、提钩……主要负责取送车作业的陈晔需要穿梭于货运火车之间,作业全靠步行,刚工作时常常走到脚麻。

  列车抵达后或出发前,陈晔还要完成复检工作,“白班基本上在40钩左右,夜班在60钩左右,一个班下来差不多是100钩的工作量,调动车辆大约400辆到500辆。”

  陈晔正在检查火车 伊凡 摄

  自从当上调车长后,几乎每一钩活都需要陈晔参与。他笑称,自己每天不是在挂车的路上,就是在摘车的路上。

  有时,列车火车头牵引着车厢“后退”驶入货道,陈晔便挂在车厢外,双手紧抓把手侧过身来看车尾。他说,列车很长,调车员就充当司机的“眼睛”,指挥列车的行驶速度与停车位置。

  “那感觉像是体验了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描绘的情形: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陈晔说,因为全程露天工作,调车员经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冬天和夏天是“冰火两重天”。

  “今年夏天最热的时候,地表温度估计达到40摄氏度,钢轨、车体、道砟表面温度很高,车厢外层铁皮的温度更是高达六七十摄氏度。”陈晔回忆,调车员每人都备了宽帽檐的遮阳帽,在地面和车厢里“跳上跳下”。

  工作5年,陈晔在铁路上经历了3个除夕夜,在火车的轰隆声里辞旧迎新,也见证了湖州铁路的快速发展。

  “5年来,湖州西站的员工队伍从28人增加到58人,工作也比以前更忙了,货运量急剧增加。但是每次看到调车班组把工作干漂亮,内心就很有成就感。”陈晔说。(完)(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