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
雷山民族中学:“非遗”课程助学子圆梦高校

发稿时间:2017-09-20 14:1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雷山9月20日电(见习记者 张潼)在贵阳省雷山民族中学的操场上,一场特别的选修课正在进行。男生女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跳起苗族铜鼓舞,吹起苗族特色乐器芦笙。在雷山民族中学的教室内,学生们正跟学校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族工艺美术大师们学习苗族织锦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一片片图案精美的绣片,一朵朵银丝锻制而成的梅花银饰从学生们手中诞生。

雷山民族中学的学生正在上“非遗”选修课。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张潼 摄

  这样内容丰富、民族特色鲜明的选修课,雷山民族中学每周都有。这是雷山民族中学结合雷山“中国苗族文化中心”的县情和县委县政府“环境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强县”的发展战略,探索出的“传承民间体艺、弘扬民族文化”特色办学发展道路的一项内容。

  雷山县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仅为1218平方公里,其县内世居苗、侗、瑶、彝等6个民族。全县15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92%,苗族人口占84%。雷山县虽然是面积小县、人口小县,却拥有包括苗族芦笙舞、铜鼓舞、苗族民歌等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县。

  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雷山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沃土,但同时也需要获得更多保护与传承。为传承“非遗”项目,同时也让学生们掌握一门实用技艺,雷山民族中学从1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选择适合学生的项目,在学校开设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习室、苗族芦笙制作传习室、苗族刺绣培训室等培训室,让有这方面兴趣爱好的学生以选修的形式参与到课程中。

图为雷山民族中学老师正在教授苗族刺绣课程。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张潼 摄

  雷山民族中学高二学生姜茂花选修了苗族舞蹈和芦笙吹奏。“过去我对苗族的民族文化不是很了解,上了这个课程后,我越来越觉得苗族舞蹈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不想让它流失。”姜茂花说道。这些课程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传承了民族文化,也为学生们打开了更好的升学通道。

  2015年、2016年,在学校老师的悉心栽培下,雷山民族中学先后有两名同学以苗族芦笙演奏高分获得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的录取。“如果没有学习苗族芦笙演奏,仅凭文化课分数,这两名同学可能无法进入这么好的大学。”雷山民族中学的体艺处主任李先君说。

图为雷山民族中学苗族牛角形的教学楼。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张潼 摄

  除了课程上的设置,雷山民族中学还在学校的民族文化环境塑造上下苦工。在雷山民族中学的新校区内,学生们不仅能在苗族图腾水牛角造型的大楼中上课,还能在苗族风格的风雨桥上看书,进行课外活动。

  在雷山民族中学的教学楼内,有一间教室极其特别。这间教室里陈列着苗族使用的各种生活、生产用具,可以称为一间小型苗族生活用具博物馆。2014年,体艺处主任李先君先后花费3个月时间,跑到乡下收集,才将陈列室内的展示品收齐。“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这些工具怎么使用,我们将这些东西收集起来,让学生们了解他们祖辈的生活方式。”李先君说。

  饮水思源,传承文脉。雷山民族中学正是通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教育的内在联系,走出了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之路。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