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
图说泉州“非遗”:多彩古城绽放中华文明之美

发稿时间:2017-09-21 14:2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泉州彩扎,唐宋时期发源于泉州,多使用土、蜡、搪塑、丝绸布料等做原料。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学磊 摄

  中国青年网泉州9月21日电(记者 周学磊)八闽之地孕育多彩泉州,闽南古城荟萃璀璨文脉。9月19日晚,“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福建行开启泉州之旅。聆听古老南音、观赏提线木偶、探秘德化瓷艺、对话“非遗”传人……汇聚多元技艺,多彩泉州绽放中华文明之美。

  泉州,古称刺桐,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富集区。这里是全国著名的“戏窝子”,享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南音之都”等美誉。南音、南戏、南建筑、南拳、南派工艺等独居特色的“五南”文化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代表。

  目前,泉州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24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3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4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4项,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三个序列大满贯的城市。

泉州德化瓷艺作品《贵妃醉酒》。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学磊 摄

  德化陶瓷制作生产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德化瓷雕塑始于宋代至今从未间断,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德化瓷塑是民窑瓷塑的杰出代表,其创作不受官窑繁琐拘谨的羁绊,取材广泛,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胎釉坚固致密,被誉为“中国白”、“东方艺术珍宝”,享有世界艺术瑰宝的崇高地位。德化瓷塑在故宫博物院、南京、上海、广州博物馆,英国、法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各大博物馆都有珍藏,且为镇馆之宝。

提线木偶齐天大圣。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学磊 摄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同时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是我国不间断传承史最长,文化积淀、艺术积累最为丰厚的傀儡戏种,也是我国悬丝傀儡艺术的珍稀范本和不争代表。2002年,被联合国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2006年,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实现了我国在此项目零的突破。

制作者给木偶头上色。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学磊 摄

  木偶头(傀儡头)是木偶艺术的角色头部造型。泉州木偶头雕刻源自木偶神像雕刻,是深受世人喜爱的民间艺术品。泉州历史上曾出现不少无名氏雕刻能手,江加走是20世纪中叶一位裕后光前的雕刻艺术大师。新中国成立后,江加走制作的木偶头像,随着泉州木偶实验剧团到罗马尼亚参加国际木偶节会演而传到国外,江加走因而被国际友人称为"木偶之父"。

泉州影雕作品《兰亭序》。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学磊 摄

  泉州南音,起源于晋、唐时期,又称“南乐”“南管”“弦管”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音乐分为器乐曲、套曲和清唱曲三大部分,常简称为“指”“谱”“曲”,保留了许多古调名、古牌名、古语古音,蕴涵着晋清商乐、唐宋大曲、燕乐、佛曲以及宋元南戏音乐等的遗绪遗韵。

泉州锡雕作品《宫灯》。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学磊 摄

木偶头雕刻作品。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学磊 摄

泉州花灯作品。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学磊 摄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