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京华时报》休刊 市民用多种方式留念

发稿时间:2017-01-03 14:48:00 编辑:秦华玉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6年12月31日,《京华时报》最后一次出现在报刊亭里,即将走完15年征程。封面的休刊词“新征程,再出发”格外引人注目。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3日电(实习记者 李华锡)2016年的最后一天,天还未亮,市民王先生就早早地来到了位于新街口外大街的报刊亭。迎着寒风,他不时地用跺脚和搓手的方式取暖,焦急地等待着报刊亭的老板开张。“十几年的忠实读者了,最后这一程我得好好地送它,这也圆了我的心愿。”

  由于新媒体的冲击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京华时报》身陷困境,亏损严重,突围未果。2016年12月31日,走完了纸质版的最后一程。从2017年1月1日起,已有15年历史的《京华时报》纸质版正式休刊,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大潮,全面转型发展新媒体业务。与此同时,上海早报双雄之一的《东方早报》也宣布休刊,原有的新闻报道、舆论引导功能,将全部转移到澎湃新闻网。

  一天之内,两家纸媒宣布休刊让人唏嘘不已,《京华时报》创刊时提出的“百年京华”口号终成“烟云”,《东方早报》也仅仅止步于13岁。

  “近几个月销量一直不佳,起初还觉得纳闷,真的确定休刊了,感觉还挺难受的。”报刊亭老板称,十几年与报纸打交道,让她习惯将《新京报》与《京华时报》放在一块。“以后《新京报》旁边就缺个伙伴了。”

  《京华时报》在休刊词中写道:“明天,《京华时报》将不再用白纸黑字为您记录昨天。但《京华时报》的白屏黑字,将继续与您为伴。《京华时报》将成为北京市第一家停止纸质版印刷的都市报。”

  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旁的报刊亭前,最后一份《京华时报》静静地躺在那里,不时有路人从它身边经过。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一名中年妇女在报刊亭寻找《京华时报》,得知已经售空的消息后,她拿起一份其他报纸,“到最后还是没能看你一眼。”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这份报纸多少钱也不卖。”报刊亭老板已经经营了10余年生意,对《京华时报》也有了深厚的感情。她每天卖10份《京华时报》,12月31日当天,她为自己留下了一份,当做纪念,并与它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在12月31日的《京华时报》最后一版,印有报社的指路标和休刊公告。早在11月13日,《京华时报》官方微博就发消息称2017年休刊的通知。几天前,《京华时报》也在头版公布休刊公告,并说明订阅用户退订退款说明。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12月31日当天,《京华时报》发出《我们只是转身,我们不曾离去》的文章,文中总结了创刊15周年经历。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一名市民手拿《京华时报》,他告诉记者:“我相信它会转型的很好。”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得知《京华时报》即将停刊的消息,路过报刊亭前的一男一女两名青年要和报纸“合张影”。他们说:“报纸记录昨天,但照片也可以记录昨天,更能记录报纸的昨天。”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它只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存在罢了。”作为《京华时报》的忠实读者,一名市民看到最后一期报纸后,掏出手机拍照留念。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在位于左家庄前街一号的路口处,一个报社指示牌依然屹立在路旁,不少市民拍照留念。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在京华时报社前,不少市民匆匆走过,车辆往来如旧。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位于百灵大厦楼顶的“京华时报”标志。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京华时报社门口处的门卫室里,一名保安有些困意,打起了哈欠。对于他来说,守好大门是他的重要职责。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得知《京华时报》停刊消息后,不少市民在报社门口合影留念。“就算是送它是最后一程了。”合影的市民拍完照片后,匆匆离去。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时至元旦放假,报社内只有寥寥数名门卫执勤。一名中年保安在工作台内看着电影,打发时光,在桌面上摆放着最后一天的报纸。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报社一楼里,几名市民走进来想要看看报社,顺便拍拍照片,保安没有过多阻拦。让忠实读者“回家”看看也成为了他当天的重要任务。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正值元旦假日,报社内部没有开灯,显得比较暗淡。“精气神”三个字挂在墙上格外显眼。直到12月31日凌晨,报社还是有人进进出出,不少报人“回家”看看,也有人带着行李匆匆走出报社大门。2016年12月30日,报社全体成员在此拍了一张全家福。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在报社的一面墙上,贴的满满的《员工转岗交流岗位汇总表》。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