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王者荣耀限玩系统待完善 游戏分级为何呼之难出?

发稿时间:2017-07-07 13:45: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综合

  青年之声网友_52582:你是否有过沉迷游戏的经历?如何合理控制游戏时间?

 

  “一起开黑啊”、“优先击杀输出”、“我打野,来个坦克”……如果你还没有入《王者荣耀》的坑,这些“专业术语”可能会让人摸不着头脑。而对于热衷于花钱买游戏皮肤的新一批“电玩上瘾者”来说,这是他们所深深沉醉的生活。

  “王者荣耀”乱象引关注 试点防沉迷系统“三板斧”

  最近一段时间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火了,但火爆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玩家众多而是因为争议不断。一名10岁男童,短短34天,充值《王者荣耀》花费了58000多元,怕妈妈发现删除银行短信;广州一17岁少年狂打手游“王者荣耀”40小时,诱发脑梗,险些丧命;杭州13岁毛毛因为手机被爸爸没收玩不成《王者荣耀》,从4楼家中坠楼,导致双腿严重骨折……

  在一片替未成年人声讨的舆论之下,腾讯选择主动对自家当下最赚钱的游戏《王者荣耀》挥刀,率先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录时长,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并计划上线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陆功能;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出时间的玩家将被游戏强制下线。此外,措施还包括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强化实名认证体系。

  实测“王者荣耀”防沉迷 用六龄童身份未被限制

  腾讯公布了“《王者荣耀》健康系统”上线试运行的首日情况。数据显示,截至7月5日凌晨5:00,健康系统生效的最高峰时段出现在用户游戏时间最集中的晚间。在同一个小时内,共有34万个账号受到健康系统的保护,在登录游戏达到限时时段后下线。同日,与健康系统配套运行的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新增绑定账号增长45万。

  不过,就在规定执行的第一天,就有游戏论坛发布了破解方法,还有部分网站公开销售认证过的“成年人”账号。据相关人士介绍,解除防沉迷的方法就是将未成年人的身份证信息替换为姓名相同、但身份证号不同的成年人身份证信息。如果之后身份证持有者进行实名认证从而顶掉了被破解账号的实名认证,店家还会提供“免费绑定另一个身份证”的服务。

  线上监管应跟上时代步伐

  减少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日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家有明令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有网友提出疑问:为何对线上线下监管不同?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法律系副主任郑宁表示,传统网络游戏监管政策主要是针对PC端网络游戏与网页游戏,对近年兴起的移动游戏(手游)一直未有明确界定,形成了一定的监管盲区

  2016年年底,文化部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这是移动游戏第一次被纳入政策监管范围。郑宁认为,手游端监管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地,除了网络游戏登录实名制外,应尽快启动建立网络游戏的暴力性评估和分级制度

  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亮律师也认为,对手游的监管立法应当与时俱进,应更加细致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其次,从社会层面来看,任何市场主体包括网游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通过市场行为获得商业利益无可厚非,但最基本的经营底线必须是不利用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天然弱势地位。否则,相关经营行为即使不触犯法律红线,也必将遭受道德拷问。

  怎么治疗“网络中毒者”? 各国政府操碎心

  一项跟踪3000余名儿童长达2年的研究发现——病理性游戏玩家更有抑郁、焦虑、社交困难和成绩下降的风险,而上瘾的有害因素则是:花更多时间玩游戏、社交技能更低和更加冲动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爆炸性增长将电子产品上瘾率推向了新的水平,近年来,玩游戏上瘾的人群呈现出低龄化趋势,青少年、儿童比成年人自制力低,更容易成瘾,各国政府为拯救“电玩虫”们,操碎了心。

  美国:

  美国的网络成瘾情况相当严重,每10个青少年与孩童中,就有1个有上网成瘾的症状。为了帮助网络上瘾者克服对游戏、赌博、聊天、短信及其他与互联网相关服务的依赖。网戒中心提供家庭式情境,让受治疗者“在旨在营造‘家’一样安全、自然的家庭式环境中呆上45天”。

  德国:

  德国有数万青少年患有网络依赖症,在14岁至24岁年龄段中,大约有25万人对网络产生严重依赖性,更有高达140万青年人属于问题网民。德国著名慈善组织维希尔之2003年建立全球首家网瘾治疗所。用艺术疗法,如绘画、舞台剧、合唱等;运动疗法,如游泳、骑马、静坐、按摩、蒸汽浴等;自然疗法,如种花、种菜、自己动手洗衣做饭等,帮助孩子们改变自己的生活。

  韩国:

  韩国政府部门估计,在4860万人口中,大约200万人有网瘾,其中87.7万人年龄为9岁至19岁。为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韩国政府已在全国开办了140多个心理咨询中心。不过,最引人注意的还是以军事训练、体能训练、心理康复训练三者合一的“特训营”。年龄在16岁至18岁间的“网虫”在此度过12天的特殊生活。他们骑马、练搏击、做陶艺,甚至玩架子鼓。在营期间不得上网,每天只能用手机1小时,不得打游戏。

  日本:

  在日本,三分之一的小学生有手机,七成以上的高中生有手机。他们经常连续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用手机互相发短信聊天。从2008年3月开始,日本要求手机公司专门开发供青少年使用的手机。这种手机能打电话、上网查找资料,此外还安装有定向导航系统,但就是不能玩游戏

 

来源:综合中国新闻网、央广网、广州日报、青年之声瞭望台,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图片进入瞭望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