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耕读社:让学生从“小白”变“资深老农”
发稿时间:2017-08-09 15:01: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中国青年网
8月7日,人大附中唯一一个以农业实践为主题的社团——耕读社做客“青年之声”V故事第九期。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邢燕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9日电(特约记者 马慧娟)“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8月7日,人大附中唯一一个以农业实践为主题的社团——耕读社做客“青年之声”V故事第九期,当看到社团骨干们在台上分享自己第一次下田劳作的体验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博士、人大附中团委书记刘炜的脑中,不由得闪出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描绘的这一农业场景。
“这美丽风光的背后,有我们辛勤付出的劳作,如果我们没有对农业生产和农业文化进行一种切身的体验,很难深刻地理解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也就很难让提倡绿色环保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变得有持续的行动力。”刘炜说。
活动中,人大附中耕读社创始人、高二学生董润隆及6名社团骨干分别上台讲述耕读社从筹备、创办到更迭、扭转,再到运营微信公众号、拍摄微电影等的过程与故事,还通过分享对“耕读文化”和生态环保的理解,讲述自己成长的感悟和收获。
拥有一块‘中国最贵’的田
“谁能告诉我,哪张图是大麦,哪张图是小麦,哪张图是水稻?”在人大附中的一节地理课上,老师的一个发问,让现场变得鸦雀无声。“当时我就震惊了。”董润隆说,“大米、馒头、麦片,这些几乎我们每顿饭都能看到的食物,我们生命最依赖的东西,回溯它的源头,我们却如此陌生。我们课本写满‘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但是,生活在都市里的我们,真的了解吗?我想改变课堂这种‘鸦雀无声’的尴尬!”
耕读社骨干讲述社团故事和耕作体验。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邢燕摄
凭借着对农业知识的热爱和积累,董润隆“拉着”班上几个好伙伴,组建了一个社团,开始叫“神农社”,后来更名为“耕读社”。这在人大附中,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身为一名在城市长大的高中生,他们也没有在田里种地的经验。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先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学习,亲身去感悟,再将更多的农业知识传播给其他同学。
找一块儿可以耕种的地,成了摆在耕读社团队面前的“第一要事”,他们通过卫星图寻找有绿色植被的地方,走进社区到处询问租地事宜,甚至想去郊区包一块儿田,但是都以失败告终。就在这时,历史学出身的刘炜被这群十六七岁孩子的创意和热情打动了,他通过校团委的力量向学校争取,把两块人大附中实验楼前的花坛“让”出来,供他们种植农作物。董润隆称这两块花坛,是耕读社获得的“第一桶金”。刘炜也常常鼓励他们,“在中关村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你们拥有了一块‘中国最贵’的田,要用纯正的绿色去装点它,用心去体悟‘耕读文化’的魅力”。
耕读社骨干讲述社团转变和成长故事。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邢燕摄
耕作初体验,农民不是一个“低贱”的职业
有了田,耕读社的成员们想尽量多种一些作物,就开始了分地的工作。“这是我们为作物分地时用的杆子,我觉得5分钟可以搞定的事情,没想到我们从下午一直弄到晚上8点多,真是泼了一头冷水,每个人都想得特别美好,觉得自己懂得很多,但事实上,我们的动手能力,真的很欠缺,这让我们第一次感到现实有点小残酷。”耕读社副社长袁潇雨说。
第一次翻地,耕读社找来了真正的农民作指导。土翻多深、垅怎么打、秧怎么插、水浇多少,他们第一次真正了解了耕种的过程。“我以前觉得种地就是把土刨几下,然后撒撒种,就可以坐等采摘了。很多同学以为下地干活就像去采摘园里摘草莓、樱桃一样,轻松、好玩。可实际上并不是,耕作真的很累,累到我们都不想再起来了,而且需要很专业的技术,我们第一次真切地感觉到,农民不是一个‘低贱’的职业。”袁潇雨强调。
耕读社成员为作物浇水场景。耕读社供图
“当我像农民一样亲手把农家肥撒到田里的时候,除了新鲜和有趣,我还感觉到了尊重,他们的劳动值得我们尊重,而不应是嫌弃和漠视。第一次插秧,就像完成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一样,我做得很认真,我第一次意识到,那也是一个生命,值得我们去珍惜。”耕读社新任社长、高一年级的郑小凡说。
一次次小小的挫折,让董润隆及耕读社成员认识到,现实与想象的差距如此巨大,耕读社要想继续,就不能抱着“玩儿”的心态,而应有种敬畏和责任,对技术的尊重、对知识的敬畏和对文化的传承,这是他们想做的事情。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生命打下底色
耕读社土地管理员薛楚轩通过一张值日表分享自己的收获。“杂草都是一团一团长的,想把它拔出来也不简单,需要先浇水,使土地松软,然后把手插进土里,找到杂草的根,连根拔起,这样才能彻底除掉,不让它们影响作物的生长。”他说。
耕读社成员第一次下田翻地。耕读社供图
耕读社副社长孟利豪受挫,是因为一次校园农展节,在耕读社展台驻足的人,“大多数是为我们展示的食物而来的,都觉得绿色环保,很少有人关注我们讲的‘耕读文化’”。这让孟利豪觉得,耕读社需要开设立人讲堂,向更多的人讲述社团的精神。耕读社微信公众号管理员杨星楷则通过分享自己运营公众号的经历,讲述自己如何从一个五谷不识的“小白”变成一个在城市生活的“资深老农”。
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张履祥在《训子语》里写道:“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在指导耕读社发展的过程中,刘炜常用这句话鼓励他们。他认为,中国文化是一个强调体悟的哲学,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才能体会其中的奥秘。
“中国的学生应当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自己的生命打下底色,这是我们的灵魂所在,只有体悟到这样的厚重感,才能承担起一份责任,就像对土地的责任一样,那是我们生命开启的地方。”刘炜说。他希望,耕读社可以带领更多的学生,开启中国文化的寻根之旅,进而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