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好兵杨志金:把练技能当日子过

发稿时间:2017-08-25 17:03: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操作设备的杨志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瞿松林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5日电(记者 刘尚君 通讯员 瞿松林)走访在河北唐山武警水电第一支队一大队,提起技术能手、初级士官杨志金,大家无不交口称赞。都说这个2010年从云南楚雄入伍的彝族小伙,身上有股子爱钻研爱较真的牛劲。

  在云南糯扎渡水电站当仓库保管员,他与战友耗时3天把凌乱不堪的工器具储藏室整理成赏心悦目的直线加方块,被澜沧江公司的摄影师拍来拍去秒杀无数菲林;在广西南宁学习电气焊操作,他冒着高温酷暑半个月烧掉了800多根焊条,体重降了10斤换来了电气焊操作证书;在云南阿海水电站参加总队挖掘机培训班,他短短一周就能熟练操作挖掘机,还顺带拼到了装载机操作证;在河北唐山开展营区大练兵,他带领钻机班7名战士半年时间攻克德国产阿特拉斯T35钻机的全套操作技能,中队任命他为钻机机长……

  杨志金取得的证书。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瞿松林摄

  记者了解到,当兵七年,手握四本金灿灿的专业技术操作证书,只有初中学历的杨志金在水电部队人才培养的舞台上,靠着潜心和专注,走出了不一样的军旅人生。
  杨志金的童年和少年从来没有离开过“千里彝山”,金沙江河谷地带的闭塞交通状况和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使他更加向往外面的世界。“我是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特别珍惜当兵的机会。”杨志金清楚记得入伍之初,疾病缠身的父亲反复叮嘱他多学本事勤动手,好好听首长的话不能丢了彝人的脸。内向寡言的他牢记父亲的叮咛,用手勤腿勤脑勤弥补了知识面窄的先天不足,成为应急救援国家队一颗实用管用的螺丝钉。

  现在的杨志金,脸上早已不见滇中高原的紫外线印记,略显清秀的面容更多了几分成熟和自信。

  潜心砺练。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瞿松林摄

  面对钻爆中队实战练兵难的实际,他积极向中队建言献策——以主战装备T35钻机训练为主,以手风钻、汽油钻等小型应急救援工器具训练为辅,每周组织一次操作技能比武,红榜公布优胜能手。中队认真采纳和优化他的建议,官兵的训练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通过集中观摩、师徒结对、夜训补训等方式,官兵的钻机操作水平均有大幅提升。荒废了半年的混凝土模拟操作平台,现在钻孔整齐分布,练兵战果直观可见;原先在仓库里“睡觉”的6台手风钻,官兵们早已熟练操作,大家拍着胸脯说下次承担应急救援任务必分分钟清除挡道巨石。

  当大家都在为营区练兵取得实质性进步沾沾自喜时,杨志金却说出了他的担忧:小型工器具虽然有方便携带、易于操作的优点,应急救援战场上可以很快形成战斗力,但它们故障率高,而中队缺少修理技师,机器一旦罢工往往束手无策。且爆破作业在营区内无法实施,中队仅有一名四级警士长参加过爆破实操。这两个瓶颈严重制约着中队应急救援战斗力的提升,杨志金绞尽脑汁大胆提出了他的建议:一是拆解一台旧钻机供大家学习使用,二是就近寻找一处爆破施工现场组织观摩掌握基本操作。两条建议均有很强的可行性,很快被采纳,不但弥补了营区练兵受制于场地的不足,拓宽了练兵渠道,还形成了人人思考练兵,人人争当标兵的良好氛围。

  在部队他是潜心砺练的好兵,回家他又是懂事孝顺的好儿子。

  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杨志金特别能体会父母的艰辛和不易。趁着今年回家过火把节,他花八千多元给父亲买了两头牛,父亲高兴地逢人就夸。在交通不便的横断山区,家里有牛驮运物资是一件幸福的事。

  每当说起未来的规划和打算,小伙子总是信心满满:三年内学会应急救援装备库内所有工器具的操作使用,部队需要我,我有拿得出手的本事,即使回乡创业,我也什么都不怕。

  欢迎拨打“青年之声”新闻热线010-57380782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qnzsbjz@163.com;关注“青年之声”微信公众号(ID:qnzs20150428)、“青年之声”官方微博@青年之声,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