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为什么“行”
发稿时间:2017-11-15 07:24:00 编辑:曼文娇 来源: 新华网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也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作为《巴黎协定》的倡导者、维护者和实施者,中国所采取的行动成效显著,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为什么“行”?正在波恩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与会多国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德国环境部长芭芭拉·亨德里克斯表示,过去五年,中国把投资发展的重点更多转移到可再生能源领域,同时对燃煤发电作出限制。“这说明,中国正处在极好的发展道路上,德国对此非常敬佩。”
据世界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国和投资国。英国石油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曾指出,中国正引领着全球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2016年中国贡献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的41%,超过经合组织的总增量。
亨德里克斯说,中国在不久前召开的十九大上,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制定了充满雄心的目标,“我确信,中国有技术、也有资金实现这些目标”。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政策顾问迪伦·默里则认为,中国正在为实现碳排放达峰的目标采取切实措施。默里说:“无论是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还是减少上路燃油车的数量,这些都是中国政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巨大努力。”
中国是最早通过立法程序批准《巴黎协定》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向联合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国别方案的国家之一。早在2015年中国就承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此外,中国还于今年9月初启动了传统能源车停产停售时间表研究,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国。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奥特马尔·埃登霍费尔表示,对中国兑现作出的承诺充满信心。“尽管制定和推行环保目标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但中国向来在国际社会信守承诺,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碳强度累计下降20%,超额完成先前确定的17%的目标;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11.4%的目标;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51.37亿立方米,提前实现到2020年增加森林蓄积量的目标。
“这些进展彰显了我国以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说。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帕特里夏·埃斯皮诺萨在本次大会开幕讲话中指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感前所未有”。据中国气候代表团谈判代表介绍,中国代表团围绕本次大会重点议题共准备了5份提案,另外中国还担任了发展中国家协调员,协调发展中国家立场。在中国角的边会活动上,中国积极展示并交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对记者说:“中国过去更多是把技术、设备、思想、管理引进来,现在中国更加自信了,可以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以及改革开放近40年的成果带出去。”在气候行动方面,王石表示中国企业也会承担起社会责任,将中国在气候行动中的好做法带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
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秘书长康斯坦策·豪格说:“我们正在与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展开合作,他们都在对标中国,看如何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维持经济增长,并收获由此带来的潜在益处,如洁净的空气。”
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6日开幕,将就《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展开进一步商讨,预计将持续至17日。(综合本社记者田颖、张毅荣、冯玉婧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