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百年前京味知识分子什么样?听听话剧《西山烟雨》主创怎么说

发稿时间:2017-12-26 14:08:00 编辑:李晨 来源: 中国青年网

  12月24日,“青年之声·戏剧开讲”第二季第20讲座在京举行,话剧《西山烟雨》导演顾威)、王翼(左)、主演尹伟(右)讲述了创作始末 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赵伟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5日电 (特约记者 赵伟) 12月24日,“青年之声·戏剧开讲”第二季第20期讲座在北京人艺菊隐剧场举行,话剧《西山烟雨》导演顾威王翼及主演尹伟来到活动现场,与观众分享了该剧的创作故事让观众们感受话剧《西山烟雨》的“京味元素”。讲座吸引了近100名话剧爱好者到场。 

  顾威在现场介绍话剧《西山烟雨》创作缘由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赵伟 摄 

  话剧《西山烟雨》以重大历史事件——庚子之乱为故事背景,围绕着北京西郊一群平民知识分子所展开,讲述了一段他们在1900年满目疮痍的历史背景下,于辛酸悲苦中而不敢亡国的生活。剧中人物在历经国家浩劫的同时,也见证了世道的变化,每个人都在用自己方法坚守着自己的良心与底线。 

  “话剧是主要靠语言来塑造人物,是通过语言表现人物戏剧冲突的一种戏剧样式。同样是京味话剧,《西山烟雨》有别于过去发生在胡同、四合院中的话剧故事,我们将目光对准了清末时期北京的一群平民知识分子。”顾威介绍说,《西山烟雨》的剧本内容具有历史性,故事发生在北京的西山脚下,体现了老北京风俗特色,通过该话剧可以让广大观众了解百年前的历史,这是选择《西山烟雨》进行创作的原因。” 

  顾威表示,话剧《西山烟雨》是一部年代戏,我们要力求表现出此剧鲜明的年代感,在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下,我们从服装道具的设计,到演员表演时说话的语气速度、行礼时的跪拜姿势,要与当时社会风俗特色为参照都要做到合乎规矩,使舞台呈现上尽量的保证该话剧的艺术质量,使观众满意。同时他强调,话剧更注重的是内心和情感的表达, 

  王翼在现场讲解话剧《西山烟雨》的创作。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赵伟 摄 

  “我把这部话剧定义为京味儿的人文戏剧,人物的语言如何能够既有京味儿,又能更好地体现人物的精神状态,我们在演员台词韵味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王翼说,《西山烟雨》是一部用人物的语言展现人物性格的话剧,剧中塑造了著名中医王一珍、历史及文物专家刘文儒、民间文人司马万、京剧演员金寿山等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介绍说,《西山烟雨》舞美设计是以中国的山水水墨画为基调,服装道具都是为突出京味儿人文戏剧的定位来服务,帮助演员更好地塑造100多年前北京城知识分子的形象。 

  尹伟在现场分享自己参演话剧《西山烟雨》的感受。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赵伟 摄 

  作为王一珍的扮演者,尹伟内心感慨颇多。他说:《西山烟雨》是真正的有人艺味道的、一个充满着戏剧矛盾的一部话剧。这部戏的排演到了最后冲刺的阶段,我们每一名演员都朝着最好的方向在努力。”他讲到,话剧《西山烟雨》讲述的是100多年前的故事,要深入人物角色,不但要读剧本,还要真切体会人物的语言、举手投足、声音变化、台词重音变化等,戏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一条生命线。” 

  尹伟说:“我通过反复排演,一点一点找到王一珍的生活状态、语言状态,这个过程不能急功近利,需要踏踏实实去琢磨人物角色内心的东西,逐步进入这个人物的心理状态。” 

  现场观众提问。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赵伟 摄 

  在与现场观众互动时,顾威表示,“话剧演员对剧中人物要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判断,根据自己的条件去塑造人物形象。能让观众真正安下心来聚焦于演员对人物的表演,而不是演员自身,这是好演员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现场观众与话剧《西山烟雨》导演及演员合影。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赵伟 摄 

  本期活动由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北京人艺演出中心、“青年之声”综合服务办公室联合主办,由金典工场(北京)文化有限公司承办。 

  《戏剧开讲》是“戏剧东城”的惠民项目之一,目前是第二季。还将陆续邀请国内戏剧领域内卓有成绩与影响力的青年戏剧艺术家作为主讲嘉宾,跨越话剧、歌剧、音乐剧、戏曲等各个戏剧领域全方位开讲,进一步向群众普及戏剧知识,为戏剧爱好者打造了一个全方位接近戏剧艺术的平台。让戏剧爱好者们在愉悦的氛围中,领略戏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团中央“青年之声”将对每场讲座进行及时报道,通过直播厅进行实时直播或后续重播,便于网友收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