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汶川十年 他们把地震揉进画笔绘出缅怀与希望

发稿时间:2018-05-13 07:15:00 编辑:姜宁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今天,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祭。

  就在三天前,我国首部原创抗震科普绘本正式印刷成册,出版发行。绘本的名字叫做《震振震—房子为什么摇晃》。总策划是中国地震局建筑抗震青年专家曲哲,画手是新锐女艺术家吴修玲(修修)。

  两年前,没有背景支持,也不是“高姿态”,两个科学与艺术联袂跨界的年轻人组合在一起,共同费心策划、精心打磨这部科普作品,帮助大、小读者们学习共振、板块运动等与地震有关的现象,了解在地震中保护我们自身及我们家园的抗震知识。

  曲哲为绘本提供了科学依据,包括大量的知识性文字素材,与近百张汶川地震的现场照片。其中,有在时间长河中定格、永远承载幽暗记忆的两座代表性建筑,震中小镇映秀的漩口中学,还有用混凝土钢筋撑起来的北川地震遗址,这些都被修修同步还原,画在了绘本中。

  “为了不忘却,也不畏惧。”没有黑和灰,曲哲和修修的地震绘本是彩色的,像斑斓的童年,满眼的绿和蓝稀释了沉重情绪,所有的地崩山摇也不再刚硬和冰冷。它们在修修的笔下变得温柔,也被曲哲式的“科普”重新赋予内涵——防御与希望。

绘本中的场景还原了映秀震区原貌。曲哲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12日电(记者 刘尚君)十年前那个炎热的九月,还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读博的曲哲登上飞机,飞往世界上最大的地震“试验场”——日本,开始进行抗震工程的深入研究。身后,是汶川地震灾区的满目疮痍。

  汶川、玉树、芦山、鲁甸、九寨沟……十年里,每一次地震,曲哲几乎都会随中国地震局地震专家团队奔赴灾区前线,开展应急评估、收集数据、科学考察等工作。

  他的双脚站在废墟之上。不知人们是因为“汶川之痛”对地震更加敏感了,还是频繁的地震减轻了人们的恐惧,总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曲哲非常肯定:普通民众对地震的认知越来越深入,在政府推动下,先进的建筑抗震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房屋抗震加固工程成效显著。

  但是还有些事情并没有得到改善,我国关于防震减灾的原创科普绘本仍旧非常匮乏。如何让更多没有经历过大地震的孩子们在轻松和平的氛围中了解地震灾害以及抗御之道,这是曲哲创作《震振震——房子为什么摇晃》绘本之初经常思考的问题。

  绘本之路

  2016年,曲哲决定要把想法付诸“实践”。

  他找合作艺术家有两个要求,第一要走心,“不能当完成任务一样应付差事”;第二要思维活跃的年轻艺术家,“不然太大腕儿人家也不理我”。

  同年秋天,在朋友的引荐下,曲哲与修修结识。在此之前,修修觉得“地震绘本”这件事情很有意义,没谈钱直接就答应了,但是对于曲哲这个人,她一点也不感冒,认为曾获过国内外多项地震专业大奖与头衔的工程师一定是个“小老头儿”。

  后来见面,修修才发现原来曲哲是个风趣的青年学者,半框眼镜、身材高挑、说话柔和,斯斯文文的,觉得靠谱。曲哲也很欣赏修修开朗的性格,适合画孩子们的读物。

绘本中的场景艺术化地还原了映秀震区原貌。曲哲供图

  在与曲哲的一拍即合下,第一部《震振震——房子为什么摇晃》绘本之路开始了。然而,实操比想象的更难。

  理工男和艺术女的脑回路不同,所以当看到一系列带有专业术语和名词解释的文案大纲时,修修很懵,“可以理解他说的,但太专业和抽象了,不知道怎么表现。”

  最开始,修修随手画了个巨大的山谷裂缝,然后周边画上了慌乱中正在挣扎的动物。她拿给曲哲看,曲哲表示这不行,“画面太紧张,而且地缝不是这样的,不科学。”

  作为地震专业的权威专家,曲哲最熟悉地震现场的原貌,“我知道地震来了,房子会这样倒那样倒,地会裂,桥会断,还有火灾等次生灾害,每个城市的震害都有自己的特点。”曲哲承认,让修修创作场景很不容易。

  为了完全真实再现和表达地震,曲哲给修修找了大量的照片资料,有的是他自己拍的,有的是教科书上的示意图。在给孩子科普之前,先给修修科普。为什么裂缝会向窗户角裂,为什么这个地方的墙皮会剥落,为什么这里的钢筋会露出来……“有些原理可能不需要在绘本里解释,但是无论是谁看,我们都要保证画面的科学性,展现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经得起推敲的。”

  创作中,曲哲会配合文字与照片给每一页画示意草图,把关键的裂缝及破坏原景标注好,再由修修进行画面创作。这样磨合了好久,才最终成形。

  有了这样的场景创作模式后,修修开始琢磨人物创作。其中,她始终以孩子看到会怎样为出发点,尽量弱化惨烈的场景,试图为绘本中的每一个角色找到情绪上的平衡点,突出安全感。她创作出板牙猴与小黑猫的形象,“猴子灵活聪明,符合科普的定位;小猫调皮搞怪,比较适合调节气氛。”

  绘本中,修修也尽量为每个场景与物品定义中国元素,比如全景中的国贸、朝阳公园,高楼格子窗里的铝锅、福字,甚至是震后断壁残垣上的小广告。

  对修修而言,这个绘本不是以往教科书般的存在,她希望它能够成为一部经典作品,像日本《鼹鼠博士的地震冒险》一样,成为中国孩子自己喜爱的地震科普读物,并且能够从3岁读到8岁,甚至更久。希望它能陪伴孩子终身成长。

绘本插图。修修供图

  抗震之路

  汶川地震是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我国大陆人口稠密地区发生的最严重的破坏性地震。虽然是灭顶之灾,但不可否认,在此之后我国地震工程发展与国家防震减灾体系的建设加速发展。

  曲哲清晰地记得,汶川地震发生后,重庆大学一位搞地震工程研究的老师及时赶赴灾区,希望实地勘察掌握第一手地震资料。在灾区呆了几天后,这位老师因受到巨大的心理冲击而陷入抑郁,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一生的事业是搞抗震工作,结果一场地震死了这么多人。”时隔十年,再次回想起这件事情,曲哲内心波动依然很大。

  曲哲介绍,从唐山地震到汶川地震的32年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整个中国的防震减灾体系发展很慢,汶川地震是一次警示,但是“成本太高了”。

  比起预报地震,曲哲认为震害防御中的房屋建筑抗震能力更加重要。“如果房子不会倒就不会有人被埋,即使人逃出去了,房子塌了半辈子的心血也毁了,也很难受。”建筑的抗震技术一直在研究,但是推广落地很难,曲哲说,归根结底,还是老百姓欠缺对建筑防震减灾的意识。“只有老百姓重视了,在市场的驱动下,开发商才能不再斤斤计较成本,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从这个绘本开始,曲哲希望能在小读者心中种下一颗防灾的种子,不管他们以后成长为业主、政府公务员,还是开发商,都会从中受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