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未来地铁了解下!京港两地学生竞技地铁“黑科技”

发稿时间:2018-07-13 20:45:00 编辑:李晨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 刘尚君) 未来的地铁是什么样的?列车外部装上“龙鳞”形状的风轮,列车移动时便能借助气流发电?或是在车厢内部加装全息投影设备,车内也有了一年四季的景致甚至是海底世界的景象。

  7月12日,“燃青春·创未来”首届京港中学生地铁列车模型创意科技大赛决赛在京举行。来自北京、香港两地的350余名中学生齐聚一堂,用自己的科学创想描绘着城市与轨道交通的美好未来。

  参赛的北京中学生讲解自己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的地铁列车模型。京港地铁供图

  据悉,此次大赛以“地铁·城市·未来”为主题,面向北京、香港两地初中、高中学生展开“设计地铁”、“制造地铁”、“驾驶地铁”三项比赛,设置封闭答辩与评审、公开展示与交流、模型操控竞技等环节,展旨在现选手的创新能力,加强青少年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其关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大赛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获得了北京及香港地区中学师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大赛共收到来自京、港两地的参赛作品146件。其中,北京市11个区75所中学申报了137件参赛作品参加市级初评,经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研究、讨论,最终93件作品入围决赛。大赛组委会还特别邀请了香港的9支代表队赴京参加“驾驶地铁”项目的竞赛。

  学生在京港中学生地铁列车模型创意科技大赛决赛现场进行“驾驶地铁”项目的比赛。京港地铁供图

  决赛现场,3D打印地铁列车、内外层车厢、风力发电地铁逐一亮相,引发关注。当空中列车、云中轨道这些极具科幻感的概念转化成同学们手中的地铁模型,未来地铁的“黑科技”在这里也可一探究竟。

  在“制造地铁”比赛项目中,参赛学生们既显现出了高超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也展现了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热爱。在地铁列车模型展示区,整齐地陈列着25列参赛的列车模型,虽然都是1:40比例的仿真模型,但不同的制作技法、不同的颜色、材质,让每一个作品都大放异彩。3D打印、乐高积木、泥塑模型等作品不仅展现着或现代或传统的技艺,更启发着轨道交通行业创新的未来。

  香港中学生携“驾驶地铁”项目的参赛作品进行答辩。京港地铁供图

  在“驾驶地铁”的比赛中,来自北京、香港两地的中学生,操控地铁列车模型,在特色模型赛道上完成直行加速、安全过弯、定点停靠、停车入库等指定动作,通过各种操控手段提升地铁模型的“行驶”速度,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赛车”表演。

  在“设计地铁”比赛项目的作品中,很多学生在作品中融入了青少年的视角、丰富的想象力和充沛的创新热情。北京市二十二中报送的作品,希望将列车车厢分为载客车厢(外车厢)与换乘车厢(内车厢)两部分,其中外车厢始终运行,由内车厢实现乘客上下车的功能,提升乘客的出行速度。而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望京校区报送的作品关于“如何在地铁车厢内有效固定轮椅、婴儿车”的设计,也展现了学生对于地铁列车现状的细致观察与调研建议。

  “燃青春·创未来”首届京港中学生地铁列车模型创意科技大赛决赛在京举行。京港地铁供图

  地铁作为大运力的公共交通工具,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如何让地铁更节能也是许多地铁人不断钻研的课题。目前,京港地铁4号线及大兴线、14号线、16号线投入使用的所有列车均具有再生电利用相关功能,可以将电客车制动势能转化为电能并反馈至三轨或接触网,供其它电客车使用,从整体上降低了电能的消耗。而在京港中学生地铁列车模型创意科技大赛决赛中,更有北京九中的学生设计了风能发电的地铁,列车外部装上“龙鳞”形状的径流双轮效应风轮,将小型发电机集合为大型发电系统,从而利用列车行进时产生的气流发电。

  谈起这些可圈可点的创意设计,大赛评委、北航星光实验室主任黄辰为同学们竖起了大拇指。“一部分参赛选手通过对地铁的观察体验,对地铁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解决方案,比如同学们设计折叠座椅,在高峰期将座椅折起来以提高运载力。有一部分同学则善于用科学想象,憧憬来来地铁的发展。”黄辰介绍,参赛选手们从节能减排、安全设施、安全管理、用户体验等多角度提出了可行性与科学性兼备的想法与创意,充分体现了青少年们对现有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对世界前沿科技知识的认知与探索,孩子们提出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燃青春·创未来”首届京港中学生地铁列车模型创意科技大赛决赛在京举行。京港地铁供图

  “决赛现场,来自北京、香港两地的中学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比赛,也展现了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京港地铁作为两地合作企业,希望通过此次大赛,以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经验为基础,启发青少年才智,促进两地青少年交流互动,并加强青少年对于城市交通、城市发展的关注和认识。”京港地铁公司总经理邵信明表示,未来,京港地铁将不断推动地铁科技、文化领域的交流与活动,搭建青少年社会实践平台,并秉持交通带动城市发展的理念,为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