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智双扶 授渔计划职业教育护航困境学子成长发展路
发稿时间:2018-10-24 15:02:00 编辑:秦亮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 叶婉莹 刘尚君)“立足当下,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做到全国第一、全世界第一,这就是我现在的目标。”
眼前的这位大男孩活泼、开朗,笑起来眼睛里像是盛满了星光,盛满了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美好未来的期许。
在“授渔计划·平安成长”精准扶贫餐饮人助学行动启动仪式上,他面对台下无数成功人士侃侃而谈,丝毫未展露出一个年仅20岁的偏远山村少年可能会有的怯场。而场内一次又一次响起的掌声也表达着人们对于这个叫李金龙的年轻人的鼓励和肯定。
爱心公益让贫寒学子走上正确的成长路
相比起现在的乐观、开朗,小时候的李金龙显得很内向,甚至有点忧郁。连家人都说,现在的他跟之前比简直像是两个人。
李金龙出生于甘肃平凉的一个贫困山村里。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没有什么文化的父亲带着天生残疾的母亲只能在砖厂等地方干着沉重的体力活赚钱养家,供三个孩子读书。
那个时候的李金龙每天天不亮就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去学校上课,晚上再摸黑走回家,有时还要承担起为全家人做饭的活计。即使生活艰难,他也希望有一天能走出山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然而,2014年的中考失利对于李金龙来说无疑是一场沉重的打击。他也想过外出打工,但因为当时年龄太小,没有人愿意用他。
“那时候就想着可能自己一辈子都只能待在山里,出不去了。”李金龙说,自己当时万念俱灰,甚至埋怨过老天的不公平。
就在他心灰意冷之际,县政府的一个通知让他重燃了对生活的信心。原来,县里了解到李金龙情况以后,向他介绍了授渔计划项目并鼓励他报名参加。
那是李金龙第一次走出县城,他很清楚这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李金龙说,当时父亲送自己到学校后一句话也没说,“他虽然不善言辞,但我知道他希望我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家人的殷切期待和社会的温暖关怀让李金龙更加坚定了自己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在校期间,他认真完成学业,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获得8项荣誉证书和6项技术职能荣誉表彰。
2015年,他顺利完成学业并进入北京宴工作。刚开始他被分配到了传菜的岗位,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工作,李金龙却干得十分用心。到岗后两天,他就已经熟悉了自己所在酒店的所有包间,并熟练地掌握了工作内容,不久后他就已经能找到酒店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努力与勤奋领导和同事都看在眼里,不久后,他就被厨师长看中,成为主厨行政理事。
授渔计划学子李金龙。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从一句话都不说的“闷葫芦”到能吟诗作赋为顾客介绍菜品的资深大厨,李金龙改变的不仅仅是性格,更是人生的道路。如今,刚满20岁的他已经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每个月除了留下一千元钱作为基本的生活开销,剩下的所有工资他都会寄回家或者存起来。去年9月份,母亲罹患子宫瘤,看病、住院、做手术等都是李金龙一手操办下来的。他说,那时候真的感觉到自己的所学所做都是有用的。而对于这一切,父母虽然没有过多的言语,心里却是十分欣慰的。
“感谢授渔计划,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因为有了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才有了今天的我。”李金龙说,如果当初没有授渔计划,自己现在可能永远实现不了走出来看看的愿望,也有可能会外出打工然后跟叛逆的孩子一起混社会,“或许会变成一个坏人吧,反正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好,这么上进。”说到这里他不禁害羞地笑了。
这个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的男孩,在爱心公益项目的帮助下,用自己的一颗乐观向上的心走上了正确的成长和发展道路。他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以此来回报社会所给予他的温暖和帮助。
比“雇佣双手”更重要的是“武装大脑”
其实,在全国各地,像李金龙这样的授渔学子还有很多。
授渔计划项目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经资助了近万名困境学生完成职业教育。除此之外,还对接多家包括餐饮企业在内的实习工作单位,实现贫困学子的直接就业输送,为他们摆脱贫困提供助力。
北京宴禧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俏江南CEO杨秀龙。中国青年网记者刘尚君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人最大的瓶颈来自于认知的局限,所以扶贫更重要的是解决贫困人口对于贫困的认知和未来的渴望,而授渔计划则为困境学子们打开了一扇窗。”作为授渔计划项目最初参与的企业代表,北京宴禧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俏江南CEO 杨秀龙表示,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变化,自己感到由衷的高兴。
自2013年起,北京宴每年都会为来自西藏、青海、云南、湖北等贫困地区的困境学子提供就业机会,5年来累计接收600多名困境学子。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拼搏,在摆脱贫困实现自我成长的同时为行业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或许是因为自己出身农村、出自于基层,杨秀龙对这些孩子们有着别样的情感,对他们的培养方式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对于困境学子,不能止于资金上的扶持,而是要有技能上的扶持,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扶持。
“一颗鸡蛋从外面被打破永远是一盘菜,只有它自己从里到外捅破才能成为一个生命。”杨秀龙说,对这些授渔学子,比起“雇佣他们的双手”更重要的是“武装起他们的大脑”,“不要把他当成齿轮而是当做发动机,改变他们的思维和认知才能真正引领他们走上正确的脱贫之路,才能真正为他们打开另一扇窗。”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爱心人士通过授渔计划对困境学子们提供帮助,为他们实现求学梦、改变贫困命运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