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研支团: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发稿时间:2018-11-22 16:35:00 编辑:秦亮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武汉理工研支团: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剪辑:綦智鹏
“一年黔行,一生黔情,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这是武汉理工大学第二十届研支团龙里服务队(以下简称龙里服务队)队长赵一铭抵达服务地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前,在笔记本上写下的一句话。
这是赵一铭和他的7个队员的心声,更是武汉理工大学十二批共计177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们的集体心声。
2018年9月21日,在比孟小学“理工·滴滴GO”助学金发放现场,研支团志愿者与孩子们合影。武汉理工大学第二十届研支团供图
2007年,武汉理工大学号召学子投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正式组建了第一批研究生支教团赴贵州、湖北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赵一鸣等8人组成的第二十届研支团龙里服务队正是接过爱心接力棒的第12批研究生学子中的一份子。
十二年来,他们扎实开展教学工作,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建设“青春梦工厂”“微笑小屋”,开展“星辰实验室”“童心守护计划”“艺伴梦课程”“乡村七彩课堂”以及“暖冬行动”等各项扶贫助学志愿服务活动。
他们立足实际,相继打造“理工·滴滴GO”“一年陪伴·一生牵挂——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山里·山外——聋哑青少年儿童社会融入计划”等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品牌项目。
他们累计帮扶1720余名贫困学生,覆盖40余所乡镇学校,募集助学金累计超过170万余元,募集爱心物资超过120万元。
2018年9月21日,在比孟小学“理工·滴滴GO”助学金发放现场,孩子们正在领取新书。武汉理工大学第二十届研支团供图
点滴资助 无尽关怀
今年9月的一次家访,让龙里服务队队员陈学俊印象深刻。
“当时我们去一个叫张敏的小学生家里走访,张敏正在烧柴火做饭,晚餐仅有的菜肴是一锅没有酱油没有配料的炒南瓜。”陈学俊说,张敏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家庭极度贫困。
当志愿者问张敏,是什么支撑她坚持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时,张敏说,她要好好学习,为爸爸妈妈争光。
张敏正是武汉理工大学“理工·滴滴GO”项目受资助对象之一。
2010年,武汉理工大学第十二届研支团龙里服务队正式发起“理工·滴滴GO”助学金项目,8年里项目已覆盖贵州省龙里县和三都县。
“滴滴·GO”源于贵州方言谐音,“滴滴”是“一点点”的意思,这个项目名字被寄托了“点滴的资助,无尽的关怀”和“点滴资助贵在行动”等美好希望。
“助学金每年按10个月发放,每月发一次,每次最低金额为100元。”龙里服务队队员蔡磊说,项目希望以支教团为纽带,联动社会爱心人士结对帮扶困境青少年,研支团志愿者负责每月给受助学生发放助学金,及时向资助人反馈受助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如今,“理工·滴滴GO”项目已经覆盖了龙里县8所小学、4所中学和1所职业学校,以及三都县的23所乡镇学校,累计资助两县学生1722人次,发放善款175万余元。
“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这么多年已经有近20名受助学生考入武汉理工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在蔡磊看来,“理工·滴滴GO”不仅为贫困学生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还给予了他们精神指引,“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户,寻找到人生中理想的灯塔。”
2018年9月28日,研支团志愿者在长沟小学开展童心守护活动,一起给孩子们过生日。武汉理工大学第二十届研支团供图
守护童心 筑梦年少
地处贵州省龙里县洗马镇大山深处的长沟小学,全校只有一年级至三年级26名学生,环境闭塞、条件落后。
今年9月28日,龙里服务队的队员们专门来到长沟小学,带领这里的孩子们一同开展了“我与国旗合个影”国庆特色活动。
在长沟小学,孩子们的热情深深感染了研支团的队员们。
“在主题课堂上,我们为孩子们带来了丰精彩的英语口语课和绘画课。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国旗上红色和黄色的英语表达方式,也能将国旗用蜡笔画出来,在激发孩子们对知识渴望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教育。”龙里服务队队员周琪回忆说。
十二年来,类似这样的爱心活动还有很多。
2015年,第十七届研支团龙里服务队曾发出“益心衣暖”棉衣捐赠主题倡议,为龙里县岱林民族小学等六所学校募捐过冬衣物。活动共筹得392件冬衣和43400元善款,为一千名多学子送去了“温暖”。
同年,他们还利用校友资源筹集善款为教学环境简陋的光坡小学打造了“童心守护室”,购买教具、装饰教师……从此这所以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学生为主体的小学有了自己的活动室,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玩积木、下飞行棋……
今年,为了解决乡镇学生素质类课程开展较少的问题,第二十届研支团龙里服务队开展“七彩课堂”活动,内容涵盖了益智游戏、人文地理、手工制作、历史知识、竹笛教学、舞蹈培训等多方面,极大丰富了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
龙里服务队队员章娜说,“7月份至今,我们已开展‘七彩课堂’17次,覆盖了谷脚小学、比孟小学、董下小学、长沟小学、龙里县第七小学共5所小学,1所‘青年之家’,授课达30余次,累计服务960余人次。”
……
这些活动助力着山区孩子们勇往直前、追逐梦想,也传递着一批批研支团青年志愿者们的爱心和温暖。
武汉理工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龙里服务队成员合影。武汉理工大学第二十届研支团供图
一年黔行 一生黔情
我觉得,一名支教老师,需要做的不是简简单单搭一座桥,而是在搭好桥的同时能让孩子始终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去向前走,能借着这座桥真正走出去。只有这样,支教接力才是有意义,有影响的。
——武汉理工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龙里服务队队员朱郭福
要改变孩子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时间的过程,仅凭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这也激励我们一代一代、一批一批志愿者不懈努力。相信我们的陪伴和引导能给孩子们带来积极的改变。
——武汉理工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龙里服务队队员蔡情怡
张敏是武汉理工大学“理工·滴滴GO”受资助对象之一,对她的家访让志愿者们印象深刻,物质上的贫困阻挡不住向上的灵魂,我们有幸能够推这个灵魂一把,也是一种幸福。
——武汉理工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龙里服务队队员陈学俊
我们坚信,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员们的默默奉献,必将引领更多的青年学子秉承志愿服务精神,“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武汉理工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总队长李仙乐
……
十二年来,177名研支团志愿者前赴后继,在支教的路上接力前行,服务西部、奉献青春,在别样的战场上燃烧别样的青春。
在每次出征前,研支团志愿者心中都会充满期望,也充满忐忑。
在抵达贵州之前,武汉理工大学第二十届研支团龙里服务队队员李发亮带着一腔热血,深感自豪,但同样有忐忑。
“我惧怕自己做不好分配的任务,担心教不好学校的学生,这样就失去了来这的意义。”李发亮说。现在的他已经慢慢走向正轨,自信心在不断增长,各项任务也在有序进行,“我相信这一年的生活一定会充满乐趣与意义。”
对于队员朱郭福而言,支教的意义一直在变。
“在刚开始,支教或许只是为了给孩子们带去知识,带去外面的世界,为了让孩子们的思想能走出大山,为了让自己的这一年充实丰富。”朱郭福说。
但随着对学生的了解逐渐深入,朱郭福渐渐站在孩子们角度思考问题。“我是传播者,同样也是接受者。现在的我,已不仅仅把支教当成一种任务与使命,而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弯下腰,去听孩子们所讲,去想孩子们所想,让自己有所僵化的思维得到一些升华与净化。”朱郭福说。
一年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但在研支团队员们看来,支教的一年早已成为他们人生中绚烂多彩的一年,他们接力而行、扎根西部,践行着“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的豪迈誓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时所说,“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了成长和进步,找到了青春方向和人生目标……”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也是所有中国青年志愿者投身伟大事业的方向。(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实习记者 王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