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格萨尔从藏区走进大众 专家:非遗发展实践需大浪淘沙

发稿时间:2019-06-10 15:40:18 编辑:秦亮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广州6月10日电(记者 刘尚君) 《格萨(斯)尔》,一场关于藏族古代英雄的宏大叙事被流传了千年。如今看来,这种民族民间文化土壤孕育出的口头说唱文学,正发挥着巨大的精神作用,是藏族等各族群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依据。

  6月8日,“非遗保护·中国实践——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展示体验活动”在广州开幕。《格萨(斯)尔》展区吸引了不少参观者,他们驻足于由唐卡、面具、文库等西域文化元素设置的场景中,“零距离”感受史诗英雄的文化情怀。

  《格萨(斯)尔》是我国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它讲述了格萨尔王为救护生灵而投身下界,率领岭国人民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安置三界、完成人间使命,最后返回天国的英雄故事。

  《格萨(斯)尔》展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大学教授丹珍草(杨霞)正在接受媒体采访。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千百年来,它凭借着民间艺人口头传唱和表演,主要流传于中国西部高原地带的广大牧区和农村。它的唱本熔铸了神话、传统民歌、格言俚语等,全面反映了藏族以及其他相关族群关于自然万物的经验和知识,成为藏族等族群民众们共享的精神财富。2009年,《格萨(斯)尔》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格萨(斯)尔》史诗是一种活态的传承,藏区百姓尤其是牧民从小到大都在说唱,它是藏区人民生活中重要的民俗事项和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也是文化精神寄托的重要载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大学教授丹珍草(杨霞)是展区的主讲人,她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格萨(斯)尔》多年来的传承方式和保护实践。

  丹珍草是藏族人。源于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她在博士期间选择攻读比较文学,希望通过对希腊《荷马史诗》、芬兰史诗《卡勒瓦拉》等的研究,对比出中国《格萨(斯)尔》史诗传播发展的优劣。

  “文化一定要有比较,没有比较只能自娱自乐。”丹珍草认为,中国非遗是一种民间文化、草根文化,代表着民族最本真的文化,深受国内外大众喜爱。

  她介绍,目前不仅三大藏区在传承说唱《格萨(斯)尔》,《格萨(斯)尔》还深入到蒙古族、土族等周边民族中,甚至在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都有艺人在说唱。

  《格萨尔文库》。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国家和地方都非常重视《格萨(斯)尔》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比如出版了大量的文本精选、著名艺人的说唱本等,仅在资料库留存的就有共计10万余册。”丹珍草是《格萨尔文库》的研究者之一,她表示,为了让所有民族都能看到读懂《格萨(斯)尔》文化,研究者在编纂的过程中会将藏文和汉语或其他不同民族的文字结合。

  此外,在新的非遗生态环境下,《格萨(斯)尔》也有了自己的非遗经济,取得了不同的产业化发展。

  最为常见的是有些艺人将格萨尔的人物形象放在了石刻、唐卡还有一些生活化的文创产品中,“让人们能够买得起,也是加强文化记忆的途径。” 丹珍草介绍,以说唱形式衍生出来的动漫、音乐、影视作品等文化产业也不断涌现,“80年代的时候,我国就推出了关于格萨尔王的电视剧作品,《格萨(斯)尔》民间传说开始走进大众娱乐。到今天,《格萨(斯)尔》说唱在融合了更为流行的摇滚、rap等音乐形式后,慢慢深入到高校的青年人当中。”

  但多元的文化创新也让一些研究者开始担忧。“有些研究者认为这不是件好事,他们觉得现代化或工业化对古老传统和经典的冲击,会弱化甚至破坏文化的原汁原味。” 在丹珍草看来,这种担忧也不无道理,但是文化创新的实践过程更加重要,“这就像是大浪淘沙,好的东西一定会留下来,不好的自然会被淘汰。文化不经过反复淘洗,你怎么知道被捞出来是不是好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