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美丽河湖】治理好江河湖泊的“毛细血管” 浏阳市探索农村小微水体管护新模式

发稿时间:2019-10-11 13:23:00 编辑:秦亮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浏阳10月11日电(记者 叶婉莹) 沟渠塘坝等小微水体是江河湖库的“毛细血管”,在治理“大江大河”的同时,小微水体的管护治理同样十分关键。自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浏阳市结合自身实际,在高度重视河流综合治理的同时创新小微水体管护尤其是农村水体治理模式,开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篇章,从源头上推动截污治污工作,促绿水长流,还佳居环境。

  浏阳市官渡镇竹联村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站。近年来,该村通过实行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从源头上实现水环境治理的“截污”保障。中国青年网记者 叶婉莹 摄

  浏阳市官渡镇竹联村某人工湿地。近年来,该村启动生活污水处理新模式,建设人工湿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站,对农户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该系统设有发酵池、净水的人工湿地,各家各户的污水经三级沉淀后流入集中收集管网,再流入系统终端,经过发酵、净化后,末端出水达到农业灌溉标准。中国青年网记者叶婉莹 摄

  位于浏阳市官渡镇竹联村村内的水渠。该村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现有10条渠道,长度共计7600米。渠道内的水可用于洗衣、灌溉等。中国青年网记者叶婉莹 摄

  浏阳市官渡镇竹联村某山塘景观。该村近年来在加强污水处理、控制污染源的同时重视对水景观的建设,让水景美起来。中国青年网记者叶婉莹 摄

  浏阳河官桥段,附近村民正在河边垂钓。此处岸边原建有砂场,生产期间造成河岸水土流失严重,对浏阳河水质和河段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2018年,当地政府彻底关停该砂场,并在原址上打造全市首个以“河长制”为主题的广场,不仅使河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恢复,也极大丰富了当地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中国青年网记者 叶婉莹 摄

  在浏阳市达浒镇书香村一处古井旁,村民正在取水以作饮用。该村近年来通过修缮桃花泉、龙船泉等数百年历史的古井,让清干冽的泉水长流不息,并充分发掘古井背后的人文趣史,打造“亲水”文化。中国青年网记者 叶婉莹 摄

  浏阳市达浒镇书香村某生态稻田。近年来,该村通过发展“荷花+龙虾”、“水稻+龙虾”的特色生态养殖,在荷塘和稻田里套养龙虾,实现小龙虾与水塘、稻田的良性循环,让小微水体美起来。据达浒镇镇长卢义胜介绍,这里种植的优质水稻每斤售价在十元以上。下一步,书香村将在村子里大范围推广水稻生态养殖,在保护水环境的同时提高村民收入。中国青年网记者叶婉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