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救援日记】我很庆幸,“小技能”派上了“大用场”

发稿时间:2020-03-10 10:00:37 编辑:李婧怡 来源: 新华网

  作者: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主管护师施姣娜

  时间:3月8日

  地点: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

  在战疫一线,因为长期佩戴口罩、护目镜,我和队友们的脸庞多多少少都有些压伤。尤其是队里很多年轻的女护士,她们的脸颊、鼻梁、额头等部位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压痕,二次佩戴时疼痛感更加明显。

  作为一名带队的护士长,我在出征之前就曾许诺:要带着所有的队员平安归来。队员们被压伤的烦恼困扰,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很庆幸,作为一名国际造口师、省级专科护士,平日工作中积累的“小技能”在这时派上了“大用场”。

  在前期的电子问卷调查中,我了解到很多队员都有面部皮肤敏感、脸部消瘦等情况,而新型敷料能够保护容易受压的部位,从而达到减压目的,我便想到将这一材料用于护目镜、口罩中,起到保护作用。

  很高兴的是,我的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几天之后,从问卷调查中得出数据,我们的队员的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从原有的8.3%下降到3%。能实实在在帮队友们解决普遍存在的苦恼问题,我想这也是“做有温度的医务工作者”所必需的。

  施姣娜

  前线的战斗紧张、忙碌,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今天提笔写下日记时才发现,我来到武汉已经一个月了。

  2月9日,我作为党小组组长带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30名队员,跟随第五批江苏支援湖北医疗队省队其他272名队员一起出征。

  我们来之前,这里刚改造好,是一个空舱。随着病人的陆续增多,压力也越来越大。进入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后,医护人员是6小时一班。我作为护士长,也是感控组负责人,要检查每一批进入人员的防护服穿戴是否合格,所以我不敢走,一直盯到凌晨2点的最后一班队员进入舱内,检查安全无误后,再坐班车回驻地休息。

  睡得少还不是最大的挑战。方舱内虽然都是轻症病人,但院感防控做起来丝毫不能马虎。

  外援医疗队整体接管了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有医护人员近340人,来自各地几十家医院,大家的医护级别能力不一样,每家医院的工作模式不一样,对院感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管理难度非常大。只要有一个队友感染了,300多人都有感染风险,所以团队的终极目标是,付出最大的努力救治病人,并且确保自身零感染。

  施姣娜在前线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负责院感防控的所有成员都不退缩,管理好每一个细节。

  经过观察,我发现医护人员出舱等待时间较长,便提出通道改造计划。从绘制草图到现场监督施工,短短12小时,我们就完成完全符合感控要求的两条出舱路线,并将出舱时间压缩到30分钟。真没想到,有一天我也成了一位“建筑师”了。

  病人手绘施姣娜

  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医护人员不仅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更要关注其心理活动。

  在多次舱内感控巡查时,我观察到患者王阿姨很少参与舱内活动,并且不愿意与其他舱内患者交流,甚至拒绝治疗。我了解到王阿姨是浙江舟山人,于是通过“老乡”为桥梁,利用专业护理知识,引入“叙事护理”与王阿姨进行交流沟通,并协助其用餐。在交谈中得知王阿姨家中多人均是新冠肺炎患者,她自己目前虽然没有咳嗽等症状,但是核酸检测多次为阳性,因而特别焦虑。

  在和管床医生沟通后,我为阿姨协调CT和再次核酸检测,加强健康宣教,并动用亲人的力量支持、鼓励她参与治疗。阿姨的病情逐渐改善,并顺利出院。

  阿姨出院时,我们送上了准备好的礼物和平安果,阿姨哽咽地说:“我真的很想看看你们的笑容,记住你们的面孔,记住所有白衣天使的模样……”

  阿姨,虽然您看不到我们的面孔,但我们有一双会笑的眼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