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出分后录取前,考后“空窗期”如何度过

发稿时间:2021-07-09 10:25: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文汇报

  今年上海秋季高考成绩已经公布,中考成绩也将放榜

  出分后录取前,考后“空窗期”如何度过

  专家提醒:即便成绩不理想,家长也不要指责孩子,要帮助孩子积极面对建立信心

  ■本报记者 王星

  今年的上海中考已落下帷幕,而上海秋季高考的成绩近期也已出炉,孩子们相继切换进入“放空”状态。

  孩子考试结束之后就可以彻底进入放松状态吗?面对家长的困惑,心理专家提醒,从完成考试到录取结束这段“空窗期”,学生缺乏新目标,心理上容易呈现较为复杂状态。

  学生们的考后“空窗期”表现多元:从等待发榜到录取的这段时间,有些考生特别容易发脾气,“一点就爆”,感觉静不下心来,心烦意乱。也有些考生因考得不理想,会进行自我否定、自责,认为考得不好对不起家长,从一场考试没考好联想到自己的人生很失败,甚至出现极端的想法。

  心理专家提醒家长:这段时间要关心、留意孩子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至关重要,让他们充满信心地迎接未来全新的学习生活。

  考生:避免“补偿性放纵”,给自己建立新目标

  “中高考过后的假期,考生往往容易出现放纵、抑郁、焦虑和迷茫等几种心理问题。”闵行区中小学心理健康发展闵行中学分中心葛庆华老师注意到,每年中高考结束后,考生紧张的心态彻底放松,同时压抑已久的娱乐需求变得强烈而明显,上网、睡觉、唱歌、聚餐等玩乐会在不知不觉中让作息时间变得毫无规律。还有些考生从原来紧张的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特别是原先被父母、老师推着走惯了,突然停下了,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在心理专家看来,考后的适当放松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学生可以去玩,去享受,但要保证合理的睡眠时间和规律的饮食,避免出现“补偿性放纵”。要将“晨练”“晨读”这些考前对身心有利的习惯继续保持,在做好假期规划的同时,建立起新的目标。

  “假期里,那些曾经因为学习而放弃的兴趣爱好,可以重新操持起来,也可以学习一些生活必备技能,比如游泳,做饭,或在高三毕业后学学开车。要尽量利用这段时间,提升自己,为未来的学习生活作准备。”葛庆华建议。

  这段时间遭遇“少年烦恼”怎么办?“说出来”,这是不少老师开出的“处方”。“一旦觉得自己考试发挥一般或失常,心中产生抑郁、焦虑、迷茫等负面情绪,既可以向熟悉的学长学姐倾诉,也可以找信任的好友、父母或师长谈心。有的时候,将负面情绪说出的那一刻,内心的焦虑感就会有所缓解。”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心理老师刘金艳还谈到,有时,焦虑主要源于对结果的不确定,因此这段时间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做一些喜欢的事,适时“放空”。

  家长:管好情绪,“云淡风轻”地接纳与陪伴

  其实,中高考结果对家长的冲击可能并不亚于考生。无论结果好坏,考生家长首先要做好自身情绪管理,只有先过好自己这一关,才有能力在不增加孩子负担的情况下去帮助孩子,尤其是当孩子对考试结果不满意时,家长如再表现出负面情绪,不良影响将会互相叠加。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好才能考上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将来才能有好前途。但回过头来想,如果只有成绩优秀,但孩子并不快乐,也并非家长所愿。在心理专家看来,孩子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只有让他们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更好适应未来生活,因此这段时间,家长要积极赋能孩子获取一份健康好心态。

  “有些家长在孩子考试前,对孩子的管理非常严格,考试后,因为没有学习任务了,认为没有什么好管了,就什么都不管了,这种突然转变会加重孩子的心理不适应。”在刘金艳看来,在这段难得没有学业压力的时间里,家长要想办法和孩子“做好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家长说的话孩子才能听得进,而只有听得进去,才会达到好效果。对于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要积极接纳,给予他们空间和时间。如果孩子比较迷茫,或沉迷于手机或电脑,不妨和他们制定一个假期计划,计划要具体且可操作,最好详细到每半天、每小时、每半小时,可以利用家长自身资源,帮助孩子“有事可做”,例如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或公益活动。

  葛庆华则建议,当孩子遇到情绪困扰时,家长要让孩子看到困难和问题的普遍性,避免将问题特殊化,同时“云淡风轻”地接纳和陪伴。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不要指责孩子,而要和孩子一起寻找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要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如果孩子能在家获得心理肯定与支持,就会更有幸福感与安全感。

  “不妨这样告诉孩子,考试是个点,生命是条线,没有人因考试赢得所有,也没有人因考试输掉一生;成败都是一时的,人生处处是考场,输了这场赢了那场;想哭尽情地哭,父母给你递纸巾,哭完擦干继续前进!一时得意不算什么,后来者居上比比皆是,戒骄戒躁,继续前进!”葛庆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