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特色农产品地图,南工大学子可视化呈现农业发展成就
发稿时间:2023-08-19 13:59: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新华日报
交汇点讯 “这个小程序非常直观!动动手指,就能看到连云港各地的特色农产品!”连云港市灌云县文旅局工作人员袁一博连连称赞。近日,南京工业大学“小e行”——“芯”观察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连云港多地开展调研,绘制了连云港市特色农产品分布地图,可视化呈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成就,以专业知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深入乡村一线 调研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连云港灌云县杨集镇豆丹养殖协会,实践团参观调研当地农产品豆丹的养殖全过程,队长陈文校不禁发出感叹:“没想到小小的豆丹养殖还有大学问,不管是温湿调节、种苗筛选,还是提高产销,都离不开科技的运用!”
“智能滴灌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荷兰式大棚和我家乡的大棚可真不一样”“农产品智能清洗分装既干净卫生,还能精准把坏果筛选出来”……在为期一周的学习调研中,实践团收获满满,他们先后前往赣榆区沙河镇殷庄村高标准农田、黑林镇沃田集团蓝莓庄园、灌云县山西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江苏海福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连云港多个地点开展观察调研。“收成不愁了!技术上政府派人指导,日子有奔头。”在调研中,乡亲们纷纷向同学们说道着现代化特色农业带来的“福利”。
结合专业知识 可视化呈现乡村特色
“同学们,现代化农业发展离不开咱们的计算机知识。”连云港市赣榆区沙河镇党政办副主任、南京工业大学校友王文冬的话给了实践团启发。“我们何不把调研到的发展成就可视化呈现呢?让大家动手指就能查到哪里有特色采摘点、查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经验和领军新农人的故事!”副队长刘建宇的话获得了队员们一致认可。
随即,实践团前往连云港当地农业农村局、文旅局、团委、大型农业企业等开展访谈,地点的确定、产品的筛选、大量的数据整理、一次一次的修改调试,只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现代化农业的魅力,以“芯”青年之力将连云港特色农业和农业现代化成果可视化呈现,真正用专业知识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成为乡村振兴的“讲述人”和“推广员”。
此外,实践团队了解到当地农民需要靠自己的经验来调节灌溉速率,为此,实践团下一步将设计一款基于温湿度检测的农业灌溉可视化系统,实现根据温度和湿度自动调节农业水源灌溉的速率,为乡村农业发展提供“芯”方案。
共同感恩奋进 党员团员少先队员“乡村e课”
“这个无人机打药真是太神奇了!奶奶说她年轻时候浇地全靠人力,累得腰总疼!”在灌云县红岛驿站小哥之家,实践团向中小学生展示着农业发展中的科技元素,中小学生积极讨论着。据悉,实践团在连云港多个乡村开展了“乡村e课”第二课堂活动,由大学生党员带领中小学生开展了思政课堂、科普实验、手工制作等活动,引领同学们坚定爱国情、树立报国志、投身报国行。此外,在多个乡村设置“乡村e站”,团队成员还为村民们义务维修笔记本等电子产品。
“希望同学们在乡间课堂学思践悟,运用专业知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新时代好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南京工业大学计信学院党委副书记邹金铃说道。
通讯员 陈晨 涂佳轶 徐卉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谢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