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热浪中的“奋斗者之歌”

发稿时间:2024-08-05 10:01: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工人日报

  建筑工地上的钢筋工 赖书闻 摄

  送餐路上的外卖小哥 王晓颖 摄

  城市环卫工 黄洪涛 摄

  钢化炉前的玻璃切割工 刘建林 摄

  眼下,正值三伏天,高温“炙烤模式”在神州大地开启。炎炎烈日之下,闷热的特殊工作环境中,有不少劳动者依然坚守岗位。他们用汗水诠释责任和担当,用自己的不辞辛劳造福了更多的人,书写了一首首“奋斗者之歌”。

  近日,本报多位记者走进一线,深入炉前工、环卫工、外卖小哥、建筑工人等群体,聚焦他们在高温下的坚守,展现这些可敬可爱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的默默奉献、动人瞬间。

  ——编者

  炉前工:

  围着700摄氏度钢化炉赶制订单

  近日,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持续高温。迎着月光,记者走进中铁十七局建筑公司幕墙门窗分公司玻璃深加工车间,滚滚热浪立刻袭来。在高达700摄氏度的钢化炉前,挥汗如雨的操作工李剑等4人轮番上阵赶制订单。

  “即使白天不生产,也得耗费上千元的电费,保持钢化炉六七百摄氏度的高温。”李剑告诉记者,为降低用电成本,钢化玻璃相关生产工序安排在深夜用电低谷时段进行。

  一片片普通门窗玻璃靠人力搬到上片台,分时段送入钢化炉内加热。“根据玻璃规格和等级的不同,加热温度需控制在650摄氏度~700摄氏度,加热时间数分钟不等。”李剑不时凑近钢化炉查看火候,“加热升温过快、时间短,玻璃出炉就碎裂;加热温度高、时间长,玻璃容易变形弯曲,成为残次品。”

  热浪源源不断地从炉中强劲吹出,记者站立一旁已是汗流浃背,李剑却少有停歇。上料、下料全靠人抬,还要不时凑近炉火观察,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湿。

  钢化玻璃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的自爆率,无论是生产,还是安装、搬运,都容易导致边缘乃至表面的压应力层受损,留下质量隐患。李剑以丰富的生产经验带领班组将钢化玻璃成品率长期稳定在98%以上,保持行业优秀水平。

  日上三竿,密闭的厂房里异常闷热。操作工张学良正在给中空铝条涂布丁基胶,给中空玻璃涂抹硅酮密封胶,上百摄氏度的胶体炙烤着红红的脸庞。

  “我们轮班生产,严格限制高温作业时间。”技术主管高恺告诉记者,车间拥有行业先进的生产线,在成品玻璃年产能达30万平方米的同时,有效减少高温环境下工人工作时长和强度。

  环卫工:

  挥汗如雨为城市“梳妆”

  7月16日下午,烈日高照,在江苏淮安淮阴区淮河东路街头,尹永美正在捡拾路面杂物,挥汗如雨地为城市“梳妆打扮”,增添光彩。

  尹永美从事环卫保洁工作17年,是13条路段清扫组组长,获得过淮安市五一劳动奖章、淮安市优秀环卫工人等荣誉称号,还当选了淮安市及淮阴区人大代表。

  “一年四季,这个时候是最难熬的,气温高,稍微一动就是一身汗。”尹永美每天早上4点起床,5点左右骑车准时到达路段,开启忙碌的一天。

  “早上开始普扫,然后清理卫生死角、擦垃圾桶、巡查路段。”尹永美说,弯腰、清扫、起身,这些简单的动作每天要重复上千次,一天下来整个人腰酸背痛。

  “下午两三点这段时间,地面温度超过40摄氏度,汗水浸湿的衣服就没有干过。”为避免晒伤,尹永美穿着长衣长裤,包裹得严严实实。

  尹永美告诉记者,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每次听到有人夸环境好、道路干净的时候,就会觉得工作很有价值。作为路段清扫组长,她每天马不停蹄,脏活累活冲在前,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所带领的清扫组多次被评为先进班组、流动红旗班组。

  “有一次,一个垃圾坑槽出现故障导致垃圾无法正常转运,尹永美毫不犹豫地跳入坑槽内处理。垃圾腐臭味令人作呕,槽内蛆虫顺着手爬,她全然不顾,将垃圾一块一块捧出坑外。”淮阴区城管局环卫科科长张玉喜回忆道。

  设置环卫工人休息点,提供电风扇、饮水机、微波炉、桌椅等设备,方便环卫工人休憩使用,发放防暑降温物品,调整作业时间,增加机械化清扫和洒水频次……针对夏日持续的高温天气,淮阴区环卫部门采取各种办法关心关爱环卫工人,改善尹永美和工友们的工作条件。

  外卖小哥:

  热浪中穿梭在大街小巷

  “即便天气炎热,我们也要戴头盔,身穿防晒衣,做好防护措施。”近日,外卖小哥李伟全副武装,迎着热浪穿梭在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的大街小巷。

  正午时段,室外温度已接近40摄氏度,路上行人逐渐减少,但对于李伟而言,此时正是接单的高峰,容不得一丝松懈。

  停下电动车,李伟抓起被晒得发烫的手机,争分夺秒走进店中取餐,缓缓袭来的空调凉风让他享受到短暂的惬意。“在等待商家备餐时,我们有五六分钟的时间在店里坐坐、吹吹空调,稍微缓解一下高温带来的疲惫感。”李伟揪起衣领擦了擦脸上的汗,大颗汗珠被抹去的瞬间,黝黑的脸上又即刻渗出了汗水。

  取餐后,李伟拎着手中的送餐袋,重新规整了送餐箱里的外卖,确保每份外卖都摆放平稳。“这一单是要送上5楼,没有电梯,更要抓紧时间。”李伟看了一眼地址,长期的送餐经验让他对附近的地形、位置了然于胸,顾不得晒得滚烫的电动车座,他拍打两下就一屁股坐上,骑上电动车朝着目的地出发。虽然头顶烈日、迎着风,但他一身工作服却始终没有干透过。

  “夏天需要送餐上楼时,我一般每爬两三层就稍微缓一下,不然心脏跳得太快。”李伟告诉记者,自己还会随身带着公司发的藿香正气水等解暑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为解决全县户外劳动者防暑降温及饮水困难等问题,新干县总工会联合该县饿了么平台所属吉安市星程科技有限公司工会举办“爱心冰箱”公益活动,今年是该活动举办的第3年。环卫工人、交警、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都可以领取到免费饮用水。

  “每到酷热难耐的时候,‘爱心冰箱’就会亮相街头,在送餐途中就能喝到冰水,非常清凉解暑。”李伟笑着说。

  施工建设者:

  头顶烈日建设区域地标

  热浪滚滚,塔吊林立。在中铁建工集团华南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海口·海湾9号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运输车等设备来回穿梭,100多名建设者正忙碌在各自岗位上,为海南自贸港打造区域地标和高品质综合社区。

  “我们班组每人每天大约要负责10平方米的区域,绑扎钢筋的重量超过3吨。”建筑工人林宝荣仔细地绑扎钢筋,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额头上流下。当日,户外气温高达35摄氏度左右,而被晒得滚烫的钢筋,温度更是超过50摄氏度,林宝荣和工友距离钢筋不到30厘米,直面“烘烤”。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戴着特制手套,穿着严实,小心翼翼地先摆放主筋,后摆放分布筋或箍筋并进行绑扎,滚烫的钢筋上散发着热气。工人们的衣裤湿了又被晒干,汗渍在衣服上留下一道道印迹。

  与林宝荣一样,在木工作业区,木工陶举树正和工友们顶着烈日安装内架结构主体模板。记者发现,不少木工的手上布满大大小小的水泡。“我们工作时不能全程戴手套,一是怕手套卷入机械里发生事故,二是如果戴手套会影响木工工具的使用。”陶举树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擦汗,顾不上休息就马上投入下一项工作中去。

  据悉,项目部制定了防暑降温方案,在工地设置多个茶水亭,定时为大家发放绿豆汤、凉茶、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用品。同时根据天气和施工进度灵活调整工作量,将午休时间延长为4个小时,避开高温时段进行高强度作业。此外,开展防暑降温急救等基本知识的宣传、培训,帮助作业人员掌握急救知识和方法。

  (本报记者 刘建林 李彦斌 黄洪涛 王晓颖 赖书闻 本报通讯员 卢克余 姜勇 唐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