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在哈军工纪念馆里上一堂思政大课

发稿时间:2024-08-18 15:31:00 编辑:王金海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今年暑期,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博物馆内,大学生讲解员为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的学生进行讲解。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哈军工纪念馆里有一份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笔记,它是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用四国语言写成的。每当有学生前来参观,这份笔记总会引来围观。

  这个暑假,哈尔滨工程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学生李林娜在哈军工纪念馆和船舶博物馆接待了不少前来研学的大中小学生,她也把这份笔记背后蕴含的科学精神、哈军工时期的红色故事和前辈们打造国之重器的奋进历程讲给他们听。

  实际上,每一名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新生,都会在哈军工纪念馆上第一堂思政课。李林娜就是在这堂课上被讲解员“圈粉”,如今读大三的她成为大学生志愿讲解团的团长,也对哈军工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

  哈军工精神内涵丰富,被概括为“六个始终”,即始终传承绝对忠诚的红色血脉,始终坚守为军向战的价值追求,始终秉持敢为人先的创新特质,始终弘扬严谨求实的自觉传统,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奋进姿态,始终拓展自信开放的世界眼光。

  哈军工纪念馆馆长李宏说,“将哈军工精神融入思政课,首先要让新生入学时就知道这段厚重的历史,甚至人人都能讲哈军工的红色历史。”因此,哈军工精神被融入思政课《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教学中,成为大一新生入校的第一堂必修课,大学生讲解团也成为这堂课的助教。

  在李林娜看来,“六个始终”背后有着不少实例支撑。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带着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军用电子计算机的柳克俊将军曾说:“我们中国能够发明算盘这一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怎么可能做不成计算机呢?”

  “我们也看到很多校友在科研工作中传承着哈军工精神,比如校友叶聪是‘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实现了万米深潜,这也是一种创新,但自主研发创新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非常多困难,我们只能依靠自己。”李林娜说,“作为大学生,在学习阶段也要敢于创新,敢于面对困难”。

  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哈军工时期的很多人物事迹激励着她进步,“我之前是外语专业的文科生,大一时得到进入未来技术学院的机会时,立志从一个纯粹的文科生转成工科生,现在我做到了”。

  哈军工纪念馆展示着一封封泛黄的书信、一张张黑白的老照片、一件件历经岁月的文稿文物,都复现了哈军工在最艰难的时期,每一个军工人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勇敢无畏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船舶工程学院大二学生齐颐君告诉记者,他经常和同学去哈军工纪念馆和校史馆。在他看来,经历70年风雨历程保留下的这些文物,无不展示着70年前同样在这里求学的人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学习和工作的,“看到这些就能明白咱们国家在过去的这几十年能够快速高质量地发展是有原因、有道理的,是一定能行的,我们也要以同样的状态去完成学业,成为国家需要的人”。

  齐颐君是在大学入学后才第一次走进哈军工纪念馆,第一次了解到哈军工历史和精神。他也一直在思考,大学生要怎么去传承哈军工精神?上个学期,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式,不仅成为讲解团的一员,还成为一些小学生的“小老师”。“我们走进一些小学,去做‘红蓝科普’,结合校史和学校的船海特色为小学生们进行科普讲解。”

  去年冬天,哈尔滨研学游火爆,哈军工纪念馆也成了“小黄鸭”“小熊猫”们的打卡地。作为讲解团一员,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生弓佳凝向这些来自各地的小朋友们讲述了不少哈军工的历史故事。

  一次,在中国032型实验潜艇的模型前,弓佳凝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中国潜艇先行者”邓三瑞教授是如何在一没经验、二没经费、三没设备的情况下研制出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水滴型潜艇的故事。当时有一个小朋友问她:“现在最厉害的潜艇是哪一个?”她回答说,“我国目前自行研制的‘悟空号’无人潜水器已经可以下潜到10896米了。”

  “那位小朋友说,等他长大了以后,他要研制出更厉害的潜器去到最深的海底。”弓佳凝说,“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红色的科学家故事来激励他们,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蓝色梦想的种子,使得他们愿意投身到我国的海洋建设中。”

  在这些科学家的奋斗故事中,弓佳凝也感受到了力量。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最近她在写一份诉讼文书的作业,但资料就有100多页,“我要一页一页地在资料里扒,的确扒得有点崩溃,但我还是会用讲解给别人的老一辈的奋斗故事激励自己,告诉自己这都不是困难”。

  李林娜也觉得,当看到参观的大中小学生脸上对前辈敬佩的表情时,她也会感受到讲述哈军工故事和传递哈军工精神的价值,“我能够从这些精神里面找到激励自己前进的力量,这些故事也能够触动更多人的心灵”。

  如何把哈军工精神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在李宏看来,既要通过大学生讲解团为更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课程,也要发挥好哈军工纪念馆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场馆育人作用。

  “我们通过哈军工纪念馆为学生打造内容丰富的案例教学库,让恢宏的历史为学生呈现一堂红色传承的思政大课,让学生沉浸式、入脑入心地学习。通过日常参观研学,构建起具有哈军工精神特色的大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李宏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8月18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