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在工程实践一线淬炼人才

发稿时间:2024-12-11 10:21: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的风洞实验室外,选修了“新型传感技术及应用”课程的北航学生们正在听企业工作人员讲解。

  在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宣晓刚(坐电脑前者)正在为北航学生们授课。

  11月3日早上7时,北京丰台站,选修了“新型传感技术及应用”课程的十几名博士生从这里一同乘车前往太原。

  他们都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学生,此行目的地是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当地人更习惯称之为“太行仪表厂”,作为新中国第一家航空仪表厂,这里曾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块航空仪表。

  学生至此,厂院的砖瓦草木仿佛都记录着一代代航空人默默坚守、随令而动的身影,清晰如昨。

  开设这门课的老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樊尚春。为了让“卓工班”的学生们在校内厂内都有收获,樊尚春笑言自己拿出了40年的积累。这样的课程,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一系列探索实践的缩影。

  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从2022年9月起,北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开始了对课程建设的创新尝试,并与企业展开校企融合合作。

  经过2年多实践,学校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形成了“任务驱动、校企协同、突出实践、重在创新”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新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学校还参与了专业博士培养标准与评价体系的制定。

  樊尚春开设的这门“新型传感技术及应用”,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关键领域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从建立到教学,都不同于他以往承担的研究生学位课程。

  尽管杏坛耕耘多年,但面对这次的课程设计,樊尚春感到了新的压力。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课程内容必须与国家重大需求和技术创新紧密结合。

  这堂课上,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工程应用。学生主要来自应届生和企业在职博士,其中应届生占40%、企业人员占60%。教学方式也分为三部分:高校教师主导的理论教学、企业总师或总指挥的案例教学以及在企业现场的实践教学。

  考虑到学生实际,樊尚春选择了适合现场教学的领域内头部企业进行教学,让学生能直观感受企业需求和仪器发展,了解工程一线面对的技术挑战。

  “基于对核心课程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理解,我们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课程设计,努力将国内传感器技术领域的优质育人资源汇集,包括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和出版社,参与课程建设的人员超过50名。课程建设的内容不仅限于32个学时,实际上形成了足够80个学时使用的教学资源。”樊尚春说。“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培养出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的价值观,并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体验,从而培养出能够在建设国之重器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拔尖创新人才。”樊尚春说。

  在学校学理论,去企业学实践。从201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到2018年教育部、工信部、中国工程院共同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再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十几年来,卓越工程师培养一步步升级。作为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之一,北航在工程人才培养路径上的探索尤为引人关注。

  区别于以往的考核方式,对于“卓工班”的学生们,樊尚春希望他们在期末考核中拿出富有想象、更具创新的作品,他为此专门设计了全新的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

  一直以来,学生、教师考核评优中依然存在“唯分数”“唯论文”现象,导致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不足,这也是樊尚春改变考核方式的原因。

  “课程完成时,需要学生大胆思考,自主创新,根据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设计一款面向国防、经济建设或人民生命健康的新系统。设计过程包括确定需要测量的参数、应达到的技术指标、需要的新型传感器以及总体实现方式、工作原理、主要误差及其补偿方案。考核时,会有航空航天领域的总师和其他专家作为评委,学生也会进行自评和互评,对这一作品的打分将占学生期末成绩的50%。”他说。

  不拘一格选人才、育人才、评人才

  也是在2022年秋天,已被录取成为北航博士生的孙俊杰和姚景帅迎来了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读学术型博士还是报名参加学院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当时我们可以二选一。报名时,我们征求过好几位导师的意见,与老师们曾有过非常深入的交流。”孙俊杰清楚地记得,当时多数老师认为他相较于待在校园“做学术”,更适合到企业“做工程”——在实践中将理论研究落地,在工程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实际上,这与孙俊杰的想法不谋而合。导师们的话,让他心中更踏实。

  本科阶段,姚景帅曾参军入伍。他原本的职业规划,就是希望毕业后能进入相关领域单位工作,得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有校企联合培养方案时,他立刻报名了。

  去年9月,在校内结束了一学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后,孙俊杰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开始了为期3年的企业实践。姚景帅则前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他将在更真实而充满挑战的工程实践环境中锤炼本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拓宽学科交叉融合思维。

  不久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着力构建彰显中国特色、符合教育规律的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引领带动教育教学改革,自主培养卓越工程师和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其中,首次明确了通过实践成果申请学位的标准和程序,相关要求将于2025年1月开始实施。《基本要求》的制定对中国加快推进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和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卓越工程师学院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学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院长师鹏认为,核心在于“不拘一格”——不拘一格选人才,不拘一格育人才,不拘一格评人才。

  “可以说,《基本要求》如同一个‘指挥棒’。”师鹏说。“以前我们在选拔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人选时,是用GPA(平均学分绩点)排队,学生们比谁分数高、成绩好。但我们在选拔卓越工程师计划研究生人选时,适当放宽了成绩排名要求,让更多学生能有机会参加选拔面试。以前保研和考研的时候,面试专家组评委大都是学校老师,但卓越工程师计划不同,我们要求一半以上评委必须是来自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专家。与其说是老师选学生,更像是帮企业选出合适的工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要具备在真实环境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基本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以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培养定位和标准,这对未来的学生选拔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师鹏发现,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在帮助学生选择论文题目方面差别很大,有时侧重点也完全不同。企业导师给学生选择的论文题目更像某个国家重大专项的选题,而非博士学位论文所能完全包括的范畴。校内导师则需要帮助学生把握好工程技术和理论方法之间的平衡关系,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平衡点。

  “此外,借助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机会,我们重塑了学院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将原有传统教学资源转化为信息化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了更多维度的资源支撑。”师鹏说。

  打造一支高水平导师团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曹庆华介绍,区别于以往工程硕博士培养,北航围绕办学模式、招生模式、关键要素、导师队伍和评价标准5方面开展创新性工作。

  一是从学校单主体育人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战略,校企协同打造“四共四通”办学模式,即“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以及“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和政策畅通”。

  二是从学校招生到以企业需求为先导,先定课题、导师后招生的校企协同招生新模式。设置特殊学术专长通道,把专项试点作为提前批,按领域组织校企招生面试考核专家组,高质量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战略、成长为卓越工程师的优秀学生。

  三是从单一学科培养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领域培养。在研究制定卓越工程师通用能力和各领域专用能力标准的基础上,明晰领域人才能力要求,1/3课程企业主导、1/3课程学校主导、1/3课程校企共同讲授。同时,建设突出“前沿性、交叉性、高阶性、挑战度”的关键领域核心课程,把企业实际工程案例融入教学,首批建设的28门课程均为校企共建共讲的课程。

  而对于导师遴选,曹庆华认为,参与卓越工程师教学的导师们也需要时间去适应培养模式的转换。

  “这实际上对导师提出了极强的指导能力提升与变革的要求。如何指导好这些学生?尤其对于那些想通过实践成果拿到学位的博士来说,导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方案设计?能不能通过专家评审?执行过程中指标能否达成?是否真的具有可行性?……包括最后的成果总结报告、实物如何展示,导师都要全程把关。这要求校内导师本人必须对产学研用诸多环节非常熟悉,我们校内有1800多名老师报名,经过严格选拔,最后只留下了800多名。”曹庆华坦言,学校老师们踊跃参选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导师,但是,如果想要彻底解决产教“两张皮”这一突出问题,选拔出一支师德高尚、学术精湛、校企合作基础深厚的导师队伍是其中关键。

  在卓越工程师学院2025级校企招生宣讲中,教室到走廊挤满了赶来听详情的学生们,这让从教30年的曹庆华直呼“没想到”。目前,北航卓越工程师学院2023—2025级的学生均为本校优秀推免生,学生总规模已达1200多人。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