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冰雕 用寒凌造梦冬天

发稿时间:2025-01-16 09:47: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北京日报

  张慧

  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随着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嘉年华等活动陆续开启,人们在欣赏美轮美奂的冰雕杰作时,不禁会追溯雕刻冬天自然之美的源头。

  “凌人”开启皇家用冰历史

  冰的历史远比人类的历史久远。我们居住的地球已经四十多亿岁,它经历过多次大冰期,第一次是在二十多亿年前,全球低温、冰盖大陆。对于人类来讲,冰是大自然的冬日馈赠,从单纯利用冰,到欣赏、创作冰雕,人类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存冰、用冰技术的国家。两千多年前的《周礼·天官》里,已有关于古人如何利用冰的记载:冬季,由专司冰职的“凌(指代冰)人”组织人力采冰,藏于被称为“凌阴”的冰窖,待到夏天时,按照等级高低给官员“颁冰”和“赐冰”。可见古代宫廷在用冰上早有一套成熟的体制。这种用冰方式一直持续到清代。清代时,北京城的官方冰窖藏冰最多能达20万块,每块约重上百斤。这些“冬藏夏用”的冰“价等金璧”,不会舍得用来欣赏,更多是拿来制作冷饮或保鲜食物。

  与食物无关的用冰可能出现在汉武帝时期。成书于东汉年间的地理 书《三 辅黄 图》(又名《西 京黄图》),专记秦汉尤其是汉代长安都城的建设。书中的一句“建章宫北,积冰为楼”让后人浮想联翩,认为我国早在汉代时就建造过冰楼。“建章宫北”,指明这座冰楼建造在“建章宫”的北面。据后人考证,汉武帝时期的建章宫北面有人工湖“太液池”,池中有渐台,台高20余丈(1丈约合今天的3.33米)。“近水楼台”为“积冰为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即使消融无痕,这座两千多年前的冰楼也许真的存在过。

  北方严寒地带的冬天,户外滴水成冰。坚硬的冰,也可以成为最好的物理防御。三国时,我国处于气候学上的“小冰期”,在潼关与西凉军马超对抗的曹操,曾利用极寒天气,指挥士兵起沙为城,以水灌之,一夜之间立起坚固且不可攀爬的“冰城”。类似的垒沙浇冻、平地起冰堡的军事策略,在北宋名将杨延昭抗击敌军的故事里也有运用。

  当然,无论是冰楼还是冰碉堡,与后来纯粹为了审美而出现的冰雕都不同。五代时,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中在描述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的奢靡生活时,有两处提到了冰雕。一处说杨国忠为笼络人心,伏天赠予大臣的冰要雕成精美的凤凰或是百兽形状,还以金环和丝带装饰:“每至伏日,取坚冰令工人镂为凤兽之形,或饰以金环绶带,置之雕盘中,送与王公大臣。”另一处说杨国忠在炎夏举办宴会时,用来降温的冰不仅个头巨大,还被雕刻成山川的样子摆在宴席周围,这也是我国最早有关宴会冰雕的记载。

  明代冰灯成元宵节特色灯艺

  有种观点认为,我国大众观赏的冰雕发源于严寒地带民间的冰灯。在古代,冰天雪地里不分昼夜操劳的渔民买不起挡风的灯笼,即使买得起,那些普通的灯笼也禁不住凛冽的北风。于是有人凿冰或用水桶盛水冻成灯罩,再把蜡烛或油灯放置其中制成“冰灯”。这种冰灯不仅免费,还能抵挡风吹。北方穷苦民众也会制作类似的冰灯,在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需要挂起灯笼时,他们在家门口点起不用花钱的冰灯。冰灯因此在一些地方俗语里又被叫作“穷棒子灯”。“穷棒子灯”是穷人就地取材的生存智慧,因此,没有留下具体产生的时间。即便如此,烛火被冰晶折射后的光芒依然璀璨,冰灯慢慢变成了艺术观赏之灯。

  “谁开冰冻巧成方,刳腹藏灯放夜光。莫道此中寒透骨,元来俱是热心肠。”一首来自明代的诗词,寥寥几句就刻画出冰灯的凿冰藏灯、外冷内热的特征,同时证实了明代时冰灯艺术已广为流传。

  明代冰灯还成为北方元宵节的特色灯艺,大量赞颂冰灯之美的诗歌也留在历史中。比如唐顺之的《元夕咏冰灯》:“正怜火树斗春妍,忽见清辉映夜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在火树银花的元宵灯会上,忽然看见冰灯不一样的光彩,清辉映照夜空,犹如带着水汽的鲛珠出海,朦胧如月光的光晕,让歌女的舞袖都带了些清寒。明代大才子徐渭《咏冰灯》诗里有“对日水晶谁取火,生花银烛自禁寒”,表达的是元宵灯会上冰灯“华而不侈,朴而不俗”之美。

  明清时候的北京迎来了历史上的小冰期。寒冷的冬天为冰雕的制作和保存创造了条件,明末清初的文人唐甄在其《潜书》中就提到,京城里有人雕琢人形冰雕,还给冰人披上衣服、点上眼睛,因为天气寒冷能数日保持栩栩如生:“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

  清代沿袭明制,在元宵节悬灯庆贺时自然也少不了冰灯。赏冰灯与堆雪狮、乘冰床等冰嬉一样,都是清代皇帝热衷的冬季冰雪活动。清代元宵节冰灯诗词又以康乾两代最多,可一见当时的灯会盛况。比如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正月十五夜,陈五班在京师赏灯时,看到了“大如斗”的冰灯:“见有以冰为灯者,大如斗,方圆异体,空其中,置烛,光莹莹然。”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元宵佳节,乾隆皇帝同傅恒、来保等16位近臣在御花园赏冰灯,心情大好,现场玩起冰灯联句。乾隆盛赞冰灯之华美,可与明月交相辉映:“片片鲛冰,吐清辉而交璧月;行行龙烛,腾宝焰而灿珠杓。”在联句中,乾隆还写到了冰灯的制作方法:“巧匠注冬水,新样呈春灯。”由此可见,当时的冰灯是预先做好造型,再浇水冰冻而成。乾隆还描述冰灯悬挂的情形:“鱼鳞垂瓦棱,光明通体彻。色相因心澄,真入琉璃界。”可以想象元宵节当晚,宫殿屋檐下鳞次栉比的冰灯晶莹剔透,闪出耀眼的清辉。

  地处东北松嫩平原的齐齐哈尔,冬季气温在-20℃左右,极寒时甚至达到-40℃。从清代康熙时起,齐齐哈尔就和宁古塔、墨尔根等地一起,成为犯人的流放地。被流放此地的文人与官员中,有一些幸运者就见到了当地的冰灯展和“寿星灯”。比如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被流放的满族学者西清在《黑龙江外记》中记载了上元节的寿星灯。寿星灯的制作方法是把一人多高的冰块刻成神话中老寿星的样子,内部凿空放置烛火,仿佛水晶人一样。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被朝廷流放齐齐哈尔的朱履中,在目睹了该地的寿星冰灯后,写诗赞叹人人争看“玻璃老寿星”。

  到了清朝末年,冰灯开始从灯会里独立出来,有了单独的展览。久居京城的清代文人夏仁虎在《旧京琐记》里记载了清末正月京城灯展里的“六部灯”。六部灯指六部衙门里各式各样的冰灯,“有冰灯,镂冰为之,飞走百态,穷工极巧”。

  现代冰雕源于偶然

  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别名“冰城”,严寒与丰沛纯净的松花江水让哈尔滨成为我国冰雕艺术的摇篮。哈尔滨冰雪文化可追溯到金代。根据《金史·卷五》记载,金代海陵王完颜亮就在公元1151年正月十五举行过冰灯游园会。

  哈尔滨现代冰灯艺术的兴起以及赏冰灯的独特城市文化,缘起于60多年前的一次偶然。1962年11月,哈尔滨的市领导到广州开会,正值广州文化公园举办花卉展,南国的繁花似锦、人如潮涌,和哈尔滨冬天大街上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用什么方式才能让哈尔滨的冬天也热闹起来呢?1963年春节期间,哈尔滨市领导在调研时路过一户人家,看到一位老人正在制作冰灯以备元宵应景。冰灯正是哈尔滨的特产,何不以冰灯为主题办游园会?于是,在1963年正月十四,哈尔滨第一届冰灯游园会在兆麟公园拉开帷幕。

  虽然在今天看来,首届冰灯游园会上用铁盆、铁桶加水冷冻,内置电灯制作出的数千盏冰灯略显朴实,但在当时还是轰动了整个哈尔滨。首届灯会为期6天,共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冰灯游园活动。第二年的冰灯游园会不仅有冰灯,还出现了惟妙惟肖的冰雕,从此哈尔滨的冰雪艺术越来越闻名。

  从1985年起,每年的1月5日成为哈尔滨冰雪节的开幕日。从1987年起,每年举办的国际冰雕比赛成为哈尔滨的一张世界名片。以冰为材,匠人雕刻山川奇景、花鸟神兽、故事场景……现在,冰雪雕技艺已成为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减法的艺术”。无数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的冰雕作品,构建出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冰雪世界。

  拥有冰雕之美的当然不止哈尔滨。东北地区的吉林、长春、牡丹江等城市都会在冬天举办冰灯、冰雕节。首都北京也从1987年开始,举办冰灯节。上周,北京龙庆峡第39届冰灯冰雪嘉年华开幕。这届嘉年华融合了生肖“蛇”、泡泡玛特、西游、仙侠等潮流、炫酷元素,让游客们感受到北国冰雪的独特乐趣。

  尽管冰雕属于“冬季限定”,小至一盏冰灯,大至一座冰宫都注定无法永存。但或许正是因为不能永恒,所以冰雕艺术的美才令人分外珍惜。

  西方冰宫

  冰雪城堡源起俄国

  当冬季来临,俄罗斯莫斯科、美国圣保罗、加拿大魁北克、日本札幌等诸多城市都会举办自己的冰雪娱乐活动。

  大型的冰雕宫殿起源于18世纪的俄国。1739年,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俄国人借助冰冻的河水,建造了雄伟的帕拉第奥冰雪宫殿。此后,冰雪城堡逐渐成了各地冰雪节的标志性建筑。

  1883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首届冬季狂欢节上,一座占地75平方米、用冰227公斤的冰雕城堡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或许是受加拿大冰雪宫殿的启发,美国人也开始在科罗拉多州里德维尔的落基山脉上建造观光用途的冰雪宫殿。这个庞大建筑由5000吨冰和725立方米的木板组成,占地2公顷,内部还有餐厅、舞厅、溜冰场和冰雕作品展示。1896年,冰雪宫殿向游人开放。

  自1955年起,加拿大魁北克每年固定举办冬季狂欢节。每届狂欢节都有神秘的“快乐人”,他穿着硬塑料做的外衣,顶着笑容可掬的大脑袋,并在狂欢节期间掌管象征权力的金钥匙。这位“国王”就有一座冰雪城堡,高耸壮观,灯火辉煌。

  同台竞技

  世界冰雕艺术的“秀场”

  作为一项世界性的艺术,冰雕也为全球的冰雕爱好者提供了交流互鉴的平台。许多国家都会举办冰雕的国际性比赛。20世纪80年代,奥地利开始举办国际冰雕比赛。我国哈尔滨自1987年起,每年都举行国际冰雕比赛,各国冰雕高手在这里创作了无数顶尖的艺术作品。

  2003年,来自6个国家的12支代表队参加了芬兰赫尔辛基国际冰雕比赛,中国队雕刻的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获得二等奖。近些年,加拿大魁北克和日本札幌每年也都举办国际冰雕比赛,吸引世界各地的冰雕艺术家参与。今年1月2日,第36届哈尔滨国际冰雕比赛开幕。来自12个国家30支代表队的60位国内外冰雕艺术家参赛。经过连日角逐,蒙古国二队的《卷藏童趣》获一等奖。

  工艺揭秘

  巨型冰雕怎样制作而成

  现代的冰雕体量非常大,有的足有几层楼高,那么这样的巨型冰雕是怎样制作的呢?

  第一步自然是采冰。采冰点通常会选择水面宽阔、水质纯净的河道,这样自然冻冰的冰块杂质和气泡较少,冰体也更晶莹透明。采冰时,根据冰雕作品的大小切割冰块,最常用的尺寸宽30至40厘米,长约50至60厘米。

  采好的冰运送到现场后,会先垒出大概形状,冰块与冰块之间用水作为黏合剂。然后冰雕师傅以笔墨在冰胚上绘出艺术品的大致轮廓。

  接下来就是削出初胚、精雕细琢以及拾遗补缺。如果想让冰雕在夜晚也流光溢彩,还得提前布线:在冰雕里凿出灯槽,于适当位置打孔走线,来安放彩灯。

  从形态上划分,冰雕大体可以分为圆雕、浮雕、透雕这三类。圆雕为3D立体的冰雕,可以360度全方位展现。浮雕则像是一幅冰晶壁画:以巨大的冰块或冰墙为背景,在其上雕刻出凹凸的艺术图案。透雕顾名思义为镂空雕刻,因为作品精美且最能考验雕刻者的水平,因此是冰雕比赛的常见形态。

  独特体验

  “世界尽头”的冰雪酒店

  北极圈以北140公里的瑞典尤卡斯耶尔维村,常常被称为“世界的尽头”。不过世界的尽头并不荒凉,这里依偎着基于冰川运动形成的托尔讷河,还有托尔讷河带来的世界第一家“冰雪酒店”。

  1990年,托尔讷河边举办冰雕艺术展,前来参观的游客苦于周边没有酒店,只好带着毛毯和睡袋在展览大厅里过夜。目睹此景的策展者灵机一动,一个大胆的主意萌发。从此每年11月托尔讷河冰封以后,冰雪酒店的建造就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浪漫的冰雪酒店过夜,除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体感上也会经受考验。想要在-7℃的低温里入睡,冰床上铺着的海绵垫和保暖的驯鹿皮必不可少,此外入住的客人还会收到用发热材料制成的睡袋,离店时也会收到酒店颁发的纪念证书。如今配合冰雪酒店,周边也有一些斯堪的那维亚风格的暖屋。暖屋配备了现代取暖设备。大多数游客来尤卡斯耶尔维村,会采用一夜冰床体验加几晚“暖屋”的方式安抚旅途的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