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上菜!高校团队为学校研发新菜单

发稿时间:2025-02-18 09:55: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北京日报

  海淀实验中学开学第一餐,操作间里师傅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午餐。本报记者 潘之望摄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春季学期首日,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初中部的食堂菜谱上多了50道新菜。这些菜品是由高校烹饪专业团队研发的,每一道都兼顾学生喜好和营养配比。类似的创新菜有望在更多中小学食堂推出。

  11时40分,海淀实验中学初中部食堂飘出饭菜香。橱窗里,10余道菜冒着热气,色泽鲜亮。芦笋百合爆虾球、新西兰黑椒牛排、蜂蜜蒜香烤鸡腿配空心粉等新菜最受学生追捧。

  “味道不错!十几块钱就能吃饱。”餐桌上,初三学生李欣桦和同学各自点了新菜尝鲜,她说,“已经开始期待明天的午饭了,我要再尝尝别的菜。”

  校长林伟明站在售卖档口前,仔细观察学生的取餐情况。他介绍,食堂开设了14个档口,既保留了原有的盖饭和套餐档口,还增加了“知味”档口,售卖新式菜品。“本周,学校每天会推出10道新菜。”

  这些新菜,是高校团队参与研发的。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严旭阳介绍,50道新菜由该校高校烹饪与营养专业团队研发,综合考虑了中小学生喜爱的口味,突出中西结合、色彩搭配等特点。林伟明说:“新菜都是利用寒假期间研发的,尤其注重食材的多样性和营养搭配。开学前,我们就完成了厨师培训和菜品试做。”

  午餐结束后,严旭阳算了笔账:“新菜比较受欢迎,第一天学生就预定了600多份。团队会收集学生的用餐偏好和建议,对菜品进一步优化调整。”

  未来,越来越多中小学的食堂菜单将升级。市教委将在海淀实验中学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食谱库”,并逐步推广。中小学生健康膳食指引也将修订完善,指导学校和家长为学生科学营养配餐,满足中小学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需求。

  新学期,本市还将推进“中央厨房+微厨房”供餐新模式,在东城区校尉胡同小学、体育馆路小学,西城区厂桥小学北校区试点。其中,中央厨房负责食材集中采购、食材预处理、冷链配送等。微厨房设在试点校内,对中央厨房配送的净菜和半成品进行烹饪加工和配餐,解决城区学校空间制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