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如何克服惰性、缓解紧张?马龙等奥运冠军“支招”青年学子
发稿时间:2025-04-10 09:58: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 文及视频)“如何克服惰性?”“有个性的年轻人应该怎么融入集体?”“考试前如何缓解紧张?”4月8日,乒乓球奥运冠军马龙、许昕、刘诗雯和李晓霞走进云南师范大学体育馆,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解答了青年学子的困惑。
“我一直觉得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尖,一种是雄鹰,另一种就是蜗牛。雄鹰有与生俱来的超强能力,但蜗牛有顽强的毅力,虽然一个小雨点都能把它打回起点,但它依然能一步步爬到塔尖,这样的精神很像体育精神,永不言败、勇往直前。”乒乓球全满贯得主李晓霞表示,退役后,她已进入高校当老师,除了希望能够在前辈的基础上,继续传承乒乓球文化,更希望通过她的努力,让更多不擅长体育的人接触体育、爱上体育,被体育精神所影响。
在奥运冠军刘诗雯看来,冠军不是胜在一时,而是胜在日常的积累,“我们需要日复一日地努力练习战术、体能,提高心理抗压能力,充分了解对手,不断打磨细节,不断完善自己。”她希望学生要重视日常的点滴积累,只有“做好一点一滴,到赛场上才可能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潜能”。
面对如何克服紧张情绪、如何面对失败等问题,马龙表示,无论运动员还是学生,紧张是常见的现象,但通过平时的训练和积累,可以逐渐克服这种紧张,树立自信。而失败是人生的必修课,“因为竞技体育没有平局,你要么接受失败,要么全力争胜。我觉得自己算是一个面对输赢时,愿意去全力以赴争取胜利的人。”马龙说。
而关于“坚持个性与融入集体”的话题,球风颇有个人风格的许昕表示,“创新、智慧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可以挖掘自己的潜能。”但如果身处集体,需要寻找大家共同的目标,他愿意充当团队里的润滑剂,“我喜欢团队作战,喜欢大家一起站上领奖台的感觉,我始终相信,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冠军一定属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