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后大学生主播在制茶车间“吼”出实战力
发稿时间:2025-04-11 10:07: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家人们,这是我们信阳毛尖的明前茶,产自万亩生态茶园,每一片芽叶都是手工采摘!”
4月1日晚间,在河南省光山县大尖山绿色食品茶叶种植基地生产车间里,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阳职院”)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主播朱延奇和任甜怡手持茶罐,开启了第31场新茶助农直播。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05后大学生正在制茶车间直播。受访者供图
镜头扫过正在炒制的翠绿茶叶,弹幕瞬间刷屏:“是信阳原产地的吗?”“小罐装有没有优惠”……
当晚这场直播吸引了2400余人次观看,点赞超3万次,带动茶叶订单量突破300单。
大尖山绿色食品茶叶种植基地负责人胡华稳感慨道:“学生们把设计、直播、数据分析‘一条龙’搬进车间,让传统茶产业搭上了数字快车!”
今年年初,胡华稳曾为茶叶包装发愁——顾客因简陋的鞋盒包装“吐槽”连连。
作为企业的“科技副总”,信阳职院商学院电子商务教研室张茜带领团队迅速介入,设计出环保新潮礼盒,融入信阳茶山手绘图案与二维码溯源功能,并申请了外观专利。
“新包装上线后,线上复购率提升了40%!”胡华稳欣喜地说。
日前,张茜团队还与企业联合,成功申报河南省“科技小院”项目,推动茶树防虫害、茶品牌提升和销售渠道拓展等,让“茶香”更持久。
在机声隆隆的制茶车间直播,是学生们的“必修课”。
“直播讲解得扯着嗓子吼,几个小时下来都快干得冒出烟。”学生焦永恒笑道。
这群学生均是05后,却很能吃苦。为了让粉丝信得过,从茶山采摘到车间里的杀青、烘干,他们对茶叶生产全过程进行直播。
山上风吹日晒,室内高温烘烤,直播团队的5名师生轮班参与采茶、炒制、分装全流程。
“我们只有懂茶,才能更好地推介茶叶。”带队老师张茜介绍,同学们还根据后台数据优化产品营销策略,“企业采纳我们的建议,今年主推‘小罐装’,果然成了热销品”。
清明节前夕,河南信阳万亩茶园翠色无边,层层茶垄似绿色的波浪。
“欢迎大家来体验采茶、住茶山民宿!”直播中,学生们漫步在茶山新建的“爱情天梯”,向粉丝推介茶旅融合项目,吸引线上消费者转化为线下游客。
走出直播间,05后大学生又转身投入短视频创作。从茶乡风光到制茶工艺,再到茶农的日常点滴,这些充满烟火气的作品,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收获众多粉丝喜爱。
光山县这片茶山也是信阳职院的实践基地,学校整合电子商务、文旅、建筑等相关专业师资力量,与当地政府和企业一道,打造茶园周边的旅游设施,规划建设农家乐与特色民宿,解决游客“吃住游”需求。
上茶山之前,学生们精心设计了细致的直播脚本。可面对真实的网络直播场景,还是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接踵而至。
张茜介绍道,遇到直播效果不理想时,同学们就赶紧复盘,完善直播脚本,“这群学生在一次次直播的调整优化中快速成长,从一开始的紧张生涩,到如今已经能够从容自信地与观众互动,熟练地介绍产品特色、讲解茶叶知识。”
该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老师和学生,也成为直播间的常客。
“看学姐的直播表现,真是佩服极了。里面弹出粉丝提问时,我也在想着该如何回答。”2024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李悦说。
直播间的“战况”,也常常会在第二天作为教学案例,搬到校内的课堂上。
信阳职院有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大尖山茶叶基地的直播助农,该校还与20余家信阳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为更多农特产品破局,让山茶油、腊肉、卤甲鱼等“藏在深闺”的乡土好物,乘着数字化的东风飞出大别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潘志贤 通讯员 张泽欣 陈狄欣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11日 04版